“我们的工业文明正处在十字路口……人为原因造成的气候变化正酝酿着一场巨大的全球危机。”美国学者杰里夫·里夫金在其新著《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开篇就预测当下的工业发展模式将走向终结,并宣告以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勃兴。
几乎同时,中国政府出台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要求坚持把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下简称“两型”)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日前,在国有骨干企业领导人工业转型研讨班上,《瞭望》新闻周刊了解到,如何实现工业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高层对未来竞争力提升最为关注的研究课题。
“能源资源形势的紧张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是中国工业化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只有大力推进工业领域节能减排,才能缓解工业发展与能源资源环境的冲突矛盾。”这是学员们一个共同的观点,在当下中国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阶段,资源需求量进入了一个飞速上升的时期。
部分学员还从国际视角分析,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绿色发展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新趋势,“中国制造业总体上处于价值链中低端,长期依赖低成本比较优势,资源能源消耗占成本比重过大,环境成本内部化又相对不足。在国内主要原材料价格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比较优势正趋于减弱,迫切需要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消耗,提高产品竞争力。”
这一视角的背景是,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理念,以能耗、环保及低碳等标准为技术壁垒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强,中国工业品出口面临压力加大。
授课者和学员们认为,促进工业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增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努力方向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寻求突破:
其一,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节能降耗被认为是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最主要支撑。“十一五”在此方面的进展已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从2005年的2.59吨标准煤下降到2010年的1.91吨标准煤,5年累计下降26%,实现节能量6.3亿吨标准煤,以年均8.1%的能耗增长支撑了年均11.4%的工业增长。
“十二五”期间,工业节能降耗主要以提升工业能源利用效率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坚持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坚持过程节能与产品节能相结合,坚持优化存量与控制增量相结合,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其二,促进工业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措施,也是世界各国推进工业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一项基本策略。就当下国内工业发展现状而言,推进清洁生产需要在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技术水平、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和园区、产品生态设计等方面着力突破。
本刊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相关部门将围绕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及重金属污染防控要求,综合分析工业行业污染物排放水平和清洁生产成熟技术发展现状,实施汞、铬、铅氨氮、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削减等七项重点工程。
其三,力争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突破。循环经济是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建设“两型”工业体系的重要保障。为此,“十二五”期间,要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核心,重点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规模化高值利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实施循环经济重大技术示范工程和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五大任务。
其四,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工业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有力支撑,要把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转化成对节能环保产业的市场要求,依托国家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大力推进节能环保低碳技术、装备及服务业发展。为此,要加大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尤其是要增加在这两方面技术研发的投入。
上述授课专家说,他希望企业整合资源,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加强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发以及先进适用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增强企业在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方面自主创新的能力。
(据《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