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 曲昌荣

阳春三月,茶芽开始萌发。信阳踏春,清明节前寻觅珍贵的明前茶。

信阳茶历史悠久

1990年,信阳毛尖在全国名茶评比中夺得总分第一名,荣获国家金奖。

说信阳毛尖茶,不能不提浉河区,信阳毛尖产量占其30%。

该区常务副区长梁玉峰说起信阳毛尖如数家珍:“你听说过‘五云两潭一寨’吗?”这是信阳毛尖正宗产地,而这八大名山都在我们浉河区。考古证明,信阳种植茶叶源于战国中后期,距今已有两千余年。传说当年武则天因常年食用山珍海味而肠胃不适,信阳毛尖有除腻助消化功能,地方官员将车云山的珍贵明前茶进贡给武则天,女皇饮用后治好了肠胃病,凤颜大悦,特赐在车云山上建千佛塔一座,以彰茶功。

一芽一叶来之不易

明前茶珍贵,信阳的明前茶更甚。信阳毛尖地处北纬31度43分至32度37分之间,是中国十大名茶中纬度最高的茶区,由于气温比江浙闽地区偏低,清明之前的信阳毛尖产量更少。

依山蜿蜒而行,进山10来公里,在李湾村公路旁,看到有几个村姑采茶。她们个个腰挎精致小竹筐,在茶田中双手翻飞。

记者问她们每天采多少茶?20多岁的茶女顾琴指着茶树枝头刚刚吐出的嫩芽说:“明前茶就是现在刚刚吐出的嫩芽。我从湖南嫁到这里时间不长,采茶还不熟练,一天只能采一斤二两。”她的婆婆陈荣霞心直口快:“我比她好点,一天能采一斤四两,那边那个厉害,你去和她聊聊。”她指了指茶地远处的红衣采茶女。

红衣采茶女叫沈荣华,娘家在深山火口村,她从小采茶,每天大约能采二斤。她说,采茶不光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采茶不能掐,掐了水分流失,只能提拉。我们把明前茶叫芽毫或叫芽头,一斤干茶需要近10万个茶芽,一个采茶女一天10万次采摘,需要在茶田站立十几个小时。

信阳时兴女人采茶男人卖,鲜茶一定要即采即卖,当天制茶。鲜茶只要在不透气处捂半个小时,茶品会大打折扣,甚至一钱不值。

在胡湾村的大塘角,我们看到一个茶叶收购点。收茶老板叫谢文辉,有20年炒制茶叶的经验,他说:“前几天阳光充足茶树催长,刚要出芽时又迎来几天的阴雨,控制了茶尖出头的长势,这对茶农来说可谓风调雨顺,3月18日已有采摘,我们这个点开始每天只能收50来斤,现在可以收到600多斤,今年的明前茶要好于正常年份。”

参观信阳广义茶叶公司的制作车间,让人大开眼界。

炒制茶叶的工艺流程有七八道:青叶入生锅—熟锅—初烘—摊凉—复烘—择拣—再复烘—包装入库。“生锅”起杀青、初揉作用;再转入“熟锅”,主要是整形加工;初烘是彻底毁灭茶叶残余酶的活性,防止氧化劣变;然后摊凉2个至3个小时复烘、再择拣、再热烘。信阳茶原来是纯人工炒制,现在是机制和人工相结合,把信阳毛尖的炒制技术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在信阳茶的核心产地董家河镇,该镇党委行政办公室主任叫张伟,河南农业大学毕业,在这著名的茶乡工作12年没挪窝。

他为我们每人泡了一杯今年最新的明前茶,指着杯子说:“信阳毛尖茶外形细直圆光多毫,入水即沉,汤色明净似有轻雾状,叶底嫩绿,内质香气清高、滋味醇厚。尤其现在的明前茶,更是柔嫩细腻,乃毛尖茶的极品。”细细品尝,果然清香宜人。

小贴士

冲泡:信阳毛尖的冲泡工艺并不复杂,茶具用玻璃杯和白瓷碗即可,但不能用带盖的杯或壶;水温80度至90度为宜,因为水温太烫会把细嫩的毛尖茶烫熟。其余如温杯、洗茶、闻香等程序则和饮用其他茶一样。

冲泡信阳毛尖按三分茶七分水或四分茶六分水的比例,一般只饮三道,每次茶水剩下三分之一时,再注入下一道水。

选购:信阳毛尖的明前茶是茶中极品,产量不多,清明前有少量上市。一般信阳毛尖是“谷雨”前普遍开采,春茶采摘时间为40天左右,4月起新茶陆续供应市场。

信阳市茶叶学会副会长阚贵元特别告诫说,购买信阳毛尖时,一定要先看品相,好一点的信阳毛尖外形大小一致,白绒满披,色泽隐翠,抓过茶叶的手有白绒沾在手上。品尝后,有信阳毛尖特别的清香醇厚感。凡是假信阳毛尖,嫩茎多为方型、叶缘无锯齿、叶片暗绿;劣质信阳毛尖则汤色深绿或发黄、混浊发暗,没有茶香味。

(原载《人民日报》2013年4月4日 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