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海燕 张诗绮 张继疆

“我希望我的家乡不再是猪场遍地,臭气熏天,而是风景如画,碧水蓝天。今后,我一定好好学习,建设魅力信阳,让我的家乡鸡公山更美!”这是在鸡公山管理区组织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实地参观养猪场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状况,在随后的演讲比赛中,参赛小选手们如是说。听完孩子们的演讲之后,家长们都深有感触。

深受猪粪之害的南湾湖

作为我市唯一的“大水缸”,南湾湖饮用水水源深受上游猪粪的污染。曾有人形象地说:“在我们80万信阳市中心城区居民所饮用的水中,每杯水里都含有两粒猪粪,两滴猪尿。”

据了解,鸡公山管理区所辖9个行政村内,共有252家养殖户,猪舍面积共计26.5万平方米,其中最大的养殖场占地约15000平方米,饲养了近万头生猪。在李家寨镇,全镇所辖15个行政村,共有193家养殖户,猪舍面积共计21万多平方米。如此庞大的猪场数字,按每年出栏8万头生猪,每只每年喂养2000斤饲料计算,就有1.6亿斤饲料被消耗掉,所产生的猪粪更是一个天文数字。更为可怕的是,所产生的猪粪如果作为肥料施进土地,不仅会造成土地板结,而且油菜花都不开花结籽,甚至可造成污染土地长达50年,只能排进附近的河流。绝大部分的猪舍紧挨着野马河、玉带河,并汇入谭家河,污染河道全长8.7公里。作为流进南湾湖主要支流之一的谭家河,相当于其1/3的流量。

2008年以来,信阳市环保部门多次拉响信阳市“大水缸”南湾湖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急剧下降的警报。其中,最为直观、规模最大、影响最直接的便是养殖粪便污染。2009年起,相关方面开始展开治理,从建设三级沉淀池,到沼气生物养殖,尽量减少当地养殖户损失,但始终是治标不治本。2012年,市委、市政府下大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对南湾湖水源地附近的养猪场全部进行拆除。

猪场拆迁中的全民战役

作为万冲村的村干部,苗兴国带头拆了自己的猪场。看到1000多平方米的猪舍夷为平地,多年的心血变成一堆瓦砾,老苗的心都在滴血。“舍不得啊,可孩子们都在演讲里说,希望有碧水蓝天,希望有美好家园,遗祸子孙的事是真不能再做了啊!”苗兴国说。在顺利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之后,老苗又开始发动身边的人,做乡亲们的思想工作,保证了拆迁的进度。

鸡公山管理区基层宣传员周磊告诉记者:“每天我都开着宣传车沿着公路,对沿途的养殖户进行宣传,讲养猪的危害,讲政府的补偿措施。开始的时候,村民很不理解,大家都在观望,还有不少人心存侥幸,认为就是刮一阵风,直到包村干部们一户一户地详细讲解政策,做出补偿,养殖户的态度才有所转变,才主动拆起了自家的猪场。”

据了解,在这场猪场拆迁的全民战役中,各级政府到位的宣传工作功不可没。鸡公山管理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赵安虎告诉记者“除了组织家长观看学生们的演讲,宣传车每天向村民宣读政策以外,我们还在所有的养殖场附近拉了横幅,把宣传画册、环保画册、宣传台历发到每个养殖户的手中,让群众详细了解这次拆迁的政策。除此以外,我们还安排各级干部包村、包组、包户,挨家挨户地做工作。同时发动群众做群众的工作,从而保证了拆迁进度。”

鸡公山管理区管委会副主任郑天化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拆迁进度,完成拆迁工作,尽早还给市民一个洁净的南湾湖,我们绘制了拆迁进度表,包村干部每天汇报,猪场一天不拆,就在现场办公一天。”为此,记者也采访了李家寨镇与武胜关办事处的相关负责同志。李家寨镇镇长罗卫告诉记者:“思想工作做到家了,农户们才积极地配合拆迁工作。去年农历腊月二十七、二十八那几天,又刮风又下雪的,不少养殖户都是冒雪来拆的。就这样,全镇人民顶着压力与阻力,终于保证了全局的拆迁进度。”武胜关办事处陈主任告诉记者:“尽管武胜关办事处还处在筹备阶段,只有5名工作人员,开始老百姓很不理解,我们只能话说千遍,腿跑千里,终于做通了工作。”

经过4个月的不懈努力,南湾湖上游畜禽养殖场污染源搬迁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截至目前,鸡公山管理区生猪养殖场搬迁工作全部完成,腾出土地近400亩,这的的确确是一场鸡公山人民的“全民战役”,这场战役,显然他们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拆迁工作的完成,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正是有了这一坚强后盾,加上各级部门的全面协调,才让老百姓看到了政府的决心,才使得他们的态度从侥幸、观望,转变为积极配合、全面跟进,最终按进度顺利完成全部拆迁工作。”鸡公山管理区党委书记张辉深有感慨。

瓦砾上的“鸡公山之梦”

在黄湾村的哑巴湾,这里曾有9个猪场,如今猪场已经拆走,只剩下一地的瓦砾。“政府的补偿解除了老百姓的后顾之忧,按70元/平方米的补偿标准,将养殖户的损失降到了最低。在收到了补偿款之后,很多养殖户都整体搬迁到了外地,如五里店、确山,甚至有的到了湖北,比例在50%以上。作为其中最大的养殖户,胡圣新、胡圣伟两兄弟的猪场一个搬到了镇阳,一个搬到了肖王。近两万头生猪的大养殖场啊,光是拆迁下来的废品,就卖了三十多万元。”

“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拆迁补偿资金不足。”赵安虎说。“除此以外,仍有一个难题就是,猪场拆迁以后,空出来的地如何规划。我们计划全力招商引资,在废墟上推进土地治理项目以及环保项目。”

面对这一地瓦砾,鸡公山管理区规划局局长汪羽踌躇满志地告诉记者:“不破不立,养猪场全部拆迁完了以后,我们正在积极规划、论证重建项目,还这里的青山绿水,还当地群众一个美好家园,共同实现一个‘鸡公山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