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近年来成为热门话题,常挂在人们嘴上。其实想想看,眼下有儿有孙的人们,几十年前过的还不都是低碳生活?衣服面料是棉质品,骑自行车出门,用淘米水浇花,打酱油拎个瓶子,买蚕豆酱自带瓷碗,出门口袋里装着手帕,星期六义务大扫除……只是当初没有“低碳”这个词罢了。

竹篮,陪伴我们长大。洗衣装菜,摘豆采茶,买货打猪草,都离不开它。儿时的印象中,走亲戚,母亲总是在竹篮子里装上水果、鸡蛋或糕点,再在上面盖上一条好看的毛巾。

那个年代,网兜几乎是每个家庭居家过日子的生活必需品,虽不起眼,用途极广。出门能装简单的行李,到菜市场买菜、去商店购物,揣在口袋里很方便。它容易清洗,可反复使用。

在读初二时,放暑假回家,我特地从体育老师那里借来一个篮球,用网兜装上挂在背后,嘴里还不时吹着口哨,一路招摇回到家,引来许多伙伴的眼热。中师毕业,分配到家乡中学任教。我用部队的背包带将被褥捆扎好,脸盆、衣服、书籍等用品全装在一个大网兜里。这是一个用粗棉线编织而成的网兜,装的东西多,也很牢固。

往年春节前夕,各家各户都要杀几只鸡鸭过年。拔下来的鸡毛鸭毛,母亲从不随意丢掉,而是捏成一束,放在矮墙头上晾着,等待货郎上门。鸡毛鸭毛可用来沤肥,松土肥地。可入药的鸡肫可以用它从货郎那里换糖果吃。货郎挑着货郎担,摇着拨浪鼓,上门收购诸如牙膏皮、废电池、橘子皮等,姑娘嫂子用它换来针头线脑。

那时到食品站买肉,都是用稻草扭成绳子捆扎。扯几尺布或买双鞋,也是纸绳一捆。糖果、点心,都是用纸袋包装。早年间的月饼顶多就是打个蒲包,后来发展成了纸匣子。现在可不得了,几块月饼装在精美的铁盒里,再套一个大提袋,价格高得怕人。

如今,生活水平的确提高了,但为了后代,我们确实应该在生活方式上向过去致敬。

(摘自《北京日报》黄骏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