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诗绮

3月10日,市民虞女士告诉记者,她遇到了一个骗局,若不是由于自己和家人的防范意识较强,差点就上当了。事情是这样的,3月9日上午,虞女士收到一个包裹,里面是一套关于消防安全管理的书籍,下午,虞女士又收到EMS发过来的一个信封,里面装的是一张发票和一张消防安全学习手册的价目表及相关须知,上面包括虞女士的姓名、电话、餐厅地点、银行账号等信息全都准确无误,另外,发票与价目表上所盖的章也十分逼真,发票金额是1998元。收到发票后没过一会儿,虞女士电话响了,对方告诉虞女士,这是消防部门统一要求购买的消防安全手册,每家餐饮店都得购买,要求虞女士将“购书费”汇到指定账户上,此外,对方还告诉虞女士,购买了这套书籍之后,可以保证消防队“免查”资格,否则将受收到停业整顿的处罚。虞女士将信将疑,但是由于对方所提供的汇款账户是私人的,令虞女士产生了警觉,随即向消防部门进行了咨询,消防工作人员告诉虞女士,做好消防工作是每一位经营者的义务,不容半点弄虚作假,根本没有“购书免查”这一说。虞女士方才确定了这是一个骗局。

公安人员告诉记者,这套诈骗手段十分逼真,首先通过窃取当事人的信息来“包装”诈骗事实,然后再将实物(书籍、发票等)寄给当事人,提高可信度,最后再通过恐吓、利诱等手段勾引当事人上当。如果一些店面经营者知道自己的消防工作存在漏洞,表现心虚的话,极有可能受骗上当。遇到此类情况,首先应向正规部门进行咨询,然后完善自己店面的消防工作,如果问心无愧,骗子基本上是不会得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