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靖
阳春时节正是植树好时光,许多单位和市民纷纷挥动铁锹,掀起了三月全民义务植树的高潮。与往年相比,2013年伊始,雾霾、沙尘、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让全国不少地区深受影响,治理环境污染、打造美丽中国,无疑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今年的植树节,全民义务植树的愿望似乎更加迫切。
据媒体报道,早在2月底,各地人们开展义务植树的热情已经高涨。扛着铁锹、掂着水桶,奔赴公园、山坡、田间等地去种树绿化,是人们响应“植树节”全民义务植树的重要体现。自1981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30多年来,政府的号召、民众的响应,让我们身边的环境逐渐地绿了起来、美了起来。
然而,植树活动热火朝天,毁树现象也屡见不鲜。在部分马路、街区里,我们仍能发现,一些花坛里的树木成为市民晒衣晾被的工具,造成树枝折损严重;已建成的绿化带被过路人随意践踏,裸露出灰黄的土壤;新栽种的小树苗因随意排放的污水枯萎……如此现象与“植树热”似乎格格不入。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市民对“植树节”的认识不够,对义务植树仍流于形式,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在《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中明确规定:“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11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从规定上可以看出,义务植树的目的一是鼓励全国人民植树造林;二是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三是提高森林覆盖率以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对每一位公民来说,“植树节”要掀起的不仅仅是“植树热潮”,而是通过这个节日,推广一种绿色环保的理念,引导人们养成一种“爱树护绿”的生活习惯。
种树是一种义务,爱护树木主要靠自觉。时下,许多人缺少的正是这种“爱树护绿”的自觉意识与行动。“十年树木方成林”,种树重要,护树同样至关重要。面对雾霾和沙尘,树木是城市天然空气净化器,是我们健康生活的绿色“屏障”,只有把城市中的树木保护好,让树木与城市一起成长,我们的生活环境才会越来越好。
因此,趁着今年植树好时光,我们不仅要在田间地头多种一棵树,更要“植绿”在心头,爱树护树,以实际行动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切实尽到保护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