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司宣
近年来,为了从源头上节约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市司法局从创建节约型机关入手,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坚持填会海、削文山,树新风、增效能,局机关会议费用、招待费用、行政费用连续3年下降,全体干警的作风更加务实,效能显著提升,各项工作得到了更有力、更有序、更有效的推动。持续保持全国国家司法考试先进单位、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全市依法行政先进单位等荣誉;政风行风建设首次进入省、市先进行列,实现历史性突破;整体工作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第一方阵,成为今年唯一的“全省优秀司法局”。
领导带头“把公家当自家”
建设节约型机关,关键是每个人都能从思想上树立勤俭节约、勤俭办公的自觉意识。市司法局坚持领导带头、思想引导的做法,使全局上下自觉形成一种视公家如自家的观念。
“我们要把单位当成自己的小家庭一样来经营,不能在家里勤俭节约、能省则省,到单位却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一定要杜绝‘花公家的钱,自己不心疼’这种现象。”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雷丽萍自上任以来,就一直这样要求着,而局党组一班人也正是这样身体力行着。党组成员带头执行勤俭节约各项规章制度,在本市调研、检察工作时,都轻车简从,坚持同城不吃饭;到外地开会学习,均按标准食宿,不用公款相互宴请;提倡吃工作餐、按需订餐,必不可少的公务接待实行定点安排、分档定标,严格控制宴请次数、宴请标准和陪同人员,安排点菜不比排场阔气,以“热情、周到、节俭”为原则,只要够吃、客人满意就可以。
“其身正,不令而行。”局党组勤俭持家、踏实办事的理念和作风,在全系统起到了强烈的示范和表率作用,也激发了机关各科室节约行政开支的责任意识。行财科主动修订完善了公务接待制度、预算审批制度、审查会签制度,从源头上严把节约关;组织科积极组织全体干警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有关精神,教育干警把节约当作促进社会发展、建设文明机关、提高个人素质的大事来对待,提倡艰苦创业,处处节约;机关党委通过党小组会,开展“艰苦奋斗为荣,铺张浪费为耻”的大讨论活动,教育全体工作人员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局领导的这种“把公家当自家”的做法现在已经成为全局上下效仿的榜样,每一次公务接待,大家总是习惯性地说:“够吃就行了,不要浪费!”。购买办公必需品时,一方面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逐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另一方面,对不能通过政府采购的小额、少量办公用品,坚持“货比三家”的原则,多家比较,精挑细选,决不多花一分冤枉钱。大家真正将公家的东西、公家的钱和自家的东西、自家的钱一样看待、一样珍惜,堵住了浪费的源头。
全面管理“细微处现节约”
近年来,市司法局在领导率先垂范、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注重加强细节的管理,处处从细处着手,从小事做起,不断挖潜,查补漏洞,努力从细微处入手,从“电、水、油、耗材”做起,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强化节约意识,从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环节做起。
一是节约用电。加强对照明设备使用管理,推广使用节能灯具,倡导机关工作人员在办公时间尽量利用自然光照,减少照明设备电耗;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夏季温度不低于摄氏26度,冬季不高于摄氏20度;尽量减少开启和使用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办公设备停用1小时以上关闭电源;每日派专人巡查,杜绝办公楼“长明灯”、“白昼灯”、“人走机不停”现象。据统计,采取上述措施后,局机关每月至少可节约用电支出200元。
二是节约用水。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定期检查更换老化的供水管线,防止跑冒滴漏,坚决避免“长流水”现象的发生。对洗手间进行了节水改造,对办公楼内的水龙头进行维修更新,防止了“滴漏”现象,减少了每个月的用水量。
三是节约能源。对车辆管理方式进行了改革,加强公车使用管理。公务用车严格实行派车单制度,严禁公车私用;科学合理调度车辆,几个部门一个方向公务用车的,共乘一辆车,减少车辆的使用;乘车公务人员不准假公济私,指使驾驶人员绕道办理与公务无关的事;实行车辆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制度,下班车辆入库,节假日钥匙上缴统一保管,有效控制了燃油支出。
四是节约办公用品。办公用品实行定额、定量领取;正式文件、书面讲话、报送材料等办公用纸一律双面使用;严格控制文件的印刷数量,文件的起草、修改尽量在电脑上进行处理;开会提倡自带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提倡无纸化办公,广泛利用局域网传递文件、数据等。如今,对于局机关实行的各项勤俭节约措施,大家已经从最初的不理解、不适应到现在的自觉行动,很多科室的一次性纸杯“光荣下岗”,仅文件用纸一项,局机关每年就节约了近千元。
提高效能“削文山填会海”
会风文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机关的作风。在这个问题上,市司法局党组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坚持从严控制会议的数量、规格、规模、时间和经费,大力精减公文、简报,使“可发可不发的文不发,可开可不开的会不开”这一要求,变成了可操作的措施,从源头上把住了行政费用节约关。
一是严格控制会议费支出。努力减少会议数量、降低规格、控制规模、压缩时间、削减费用,挤出“泡沫”,留下“干货”。在严格控制会议经费支出的同时,大力提高会议效能,使每个会议都主题集中、指向清晰,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切实推动工作。为了把需要开的会开好,可开可不开的会去掉,实行了会班结合以及合开、套开会议方式,鼓励以会代训、会班互促,在开会的同时完成培训任务,在培训的同时部署业务工作;提倡组合式、捆绑式办会,鼓励机关科室按照工作的内在联系联合召开会议,一个会议套开多个议题;还充分利用无线电波、有线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减少常规会议,增加电视电话会、视频会,一少一多,省了会议经费,却提升了办会效果。
二是削文山与填会海齐头并进。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规格,内容上属重大工作部署、重要事项的综合性文件,方可正式发文;一项工作原则上只发一个正式文件;能发函、发电的不发文,能用办公室名义的不用局名义。同时,严把公文质量关,控制公文长度,机关发文一般不超过4000字,简报一般不超过2000字;大力推行网上办公和电子公文传输,减少纸质文件。
“勤俭节约不是不花钱,而是要把钱花在刀刃上!”雷丽萍局长这样说。几年来,市司法局用节省下来的经费救助困难职工、改善干警福利,扶助贫困基层党组织、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涓涓细流济沧海”的大爱演绎着勤俭节约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