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方慧玲

市“两会”期间,“创新”成为代表、委员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中着力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时的热词。

创新力推产业升级

以羽绒为主的服装制品业是光山县产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去年该县有15万充绒大军活跃在全国各地大中小城市,整个羽绒业年产值达70亿元。市人大代表、光山县羽绒行业商会会长方忠莲说,羽绒产业发展到今天,“中低档+中小城市及农村普通消费群体”的市场定位,已不适应当前产业发展规模和市场竞争形势,要想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继续站稳脚跟、壮大发展,必须根据市场需要积极筹划产业升级,开发中高档羽绒产品。这就需要破除小打小闹、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树立大市场、大产业观念,主动把羽绒产业的发展置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中。去年,商会围绕当前羽绒业发展现状,组织人员到全国各地调研,初步形成共识,即:建立羽绒服装生产基地,实行集中制作;创办职业教育学校,加大羽绒行业劳动力培训力度;聘请高端服装设计师,着力打造服装品牌,组建专门品牌推广、营销团队,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努力做大做强羽绒产业。

创新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产业要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在谈到如何加大我市产业发展时,市人大代表、光山县科协主席詹峻认为,目前我市产业技术创新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待完善,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少,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等。为此,我市要强化政策引导,对企业技术研发、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及重大专利产业化给予更多支持。还应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培养领头人才,打造一批领先产品和领军企业。要围绕传统产业发展,依托大型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在较为突出的优势领域集中人才、技术和实验条件等资源,采用新的运行机制和考核办法,建立创新能力强、运行机制灵活、能为产业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的产业技术开发平台,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创新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融资难是小微企业普遍遭遇的问题。市政协委员、信阳银监分局局长白向锋通过深入各家银行、企业调研后发现,当前影响小微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因素是企业的信用不足。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释放出的信贷政策利好消息,给我市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用好用足政策。而这前提就是必须加快我市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筑牢内部诚信基石。

在加快我市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上,要创新思路,加强企业诚信宣传教育,强化“诚信为本”理念,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为主”的原则,努力引导企业加强内部诚信管理体系建设,构建全面、公正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建立并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发布体系,加强企业信用的激励约束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全市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积极促进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互利合作,实现银企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