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国亮 徐立明

走在街头,随处可见商户门前张贴的“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春联,而这副生意人最喜爱张贴的春联,形象地反映出经济繁荣与交通物流业发展之间的重要关系。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资流通量的大幅增加,交通物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良好契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构建综合交通和现代物流枢纽,着力增强支撑保障能力,可谓高屋建瓴,意义深远,引发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的热议。

市政协委员、市商务局局长张绪友认为,信阳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和中部地区的过渡带上,是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纲要》中京广、京九两大经济带腹地,紧临长江经济带,是国家物流发展规划中的南北物流通道中心和节点城市。三条铁路、三条高速公路、三条国道在境内形成多重十字交叉。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使信阳拥有了中原经济区连接东南沿海的前沿优势,成为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通道,为我市发展商贸物流业、打造现代物流枢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下一步,市商务局将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发展商贸物流业、打造现代物流枢纽的主体平台,深入研判主导产业,促进商贸物流业上下关联,左右配套,形成链条化、网格化、立体化的发展格局。同时,以中心城区和潢川物流枢纽建设为中心,以大型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物流企业培育为重点,整合存量物流资源,完善优化物流网络,改造提升传统物流,发展第三方物流,拓展物流业发展空间,积极构建现代商贸物流发展体系。

张绪友表示,这次“两会”为我市加快商贸物流业发展,打造中原经济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枢纽描绘了美好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市商务局将坚持围绕“一市一区两枢纽一基地”的发展定位,以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为主要抓手,持续增创我市发展商贸物流业的优势,吸引更多知名商贸物流企业来我市展开战略布局,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乃至全国商贸物流业发展格局;同时进一步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增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不断延伸、补充、强化商贸物流产业链条,在内引外联的“双轮驱动”下,我市豫鄂皖区域性商贸中心的地位将更加稳固,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枢纽的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

在谈到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时,许多代表、委员认为,把信阳市建成“一市一区两枢纽一基地”的奋斗目标,给我市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赋予了新使命,绘就了新蓝图。围绕这一战略定位,我市应继续完善高速公路网、改造国省干线公路网、提升农村公路网、延伸淮河航道网,打造运输场站,构建信阳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不断增强交通运输服务能力,逐步形成以高速公路支撑轴带发展、以快速通道服务城市组团式发展、以国省干线保障产业集聚区建设、以农村公路助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淮河航运助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网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