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海燕)日前,记者从市防火委员会办公室获悉,今年春节、元宵节期间,我市全面禁止放飞“孔明灯”。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所发明。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但由于人们在放飞“孔明灯”不当时,就可能会引起房屋失火、引发山火、引发飞机失事及交通意外等。据专家称,“孔明灯”外焰温度可达300℃,一般纸张可燃温度是130℃,普通木材在250℃至300℃,“孔明灯”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由于风速等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孔明灯”如果掉到山林中,可能引发森林火灾;掉到液化气站、加油站等火情严管地带,极有可能引发重大事故;除存在火灾隐患,“孔明灯”飞行在半空中还有可能挂到高压线上,极有可能导致电线短路。
市防火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称,为杜绝因放飞“孔明灯”带来的侵害,给市民一个安全、平安、祥和、和谐的春节,我市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制定了关于禁止放飞“孔明灯”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对于违反规定及因放飞“孔明灯”给他人带来危害的,将按照规定给予严重处理。所以,为了你及家人的幸福,为了魅力信阳环境更加美好,记者在此特提醒市民:在十五元宵节来临之际,请各党政机关、各社区、街道居委会、企事业单位及全体市民,在欢度元宵节时,千万不要放飞“孔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