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诗绮 赵 锐

近年来,罗山县山店乡逐渐富了起来。农历正月初四早上,记者一行来到山店乡的陈楼村,无意间在该村大街上发现了两家洗车行。村里也开洗车行?也许会有人这样发问,的确,毕竟开店就是为了赚钱吃饭,在村里开洗车行能不能赚到钱呢?记者采访了其中一家洗车店老板,他叫陈政。

说起陈政所干的洗车行业,那可有不少年头了,他介绍说,早在十几年前他就开始做洗车的工作,只不过那时候洗的最多的是“二八式”凤凰自行车,因为这种自行车前面有个横梁,被村里人称为“二八大杠”,每到过年时,村里人都要把自行车骑到他那儿,让他清洗干净,好在走亲访友时看着舒服、体面。后来,摩托车多了,老陈又开始洗摩托车和农用机车。眼看着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老陈便从洗摩托车又发展到洗机动三轮车,再接着就是洗昌河类的面包车,前几年丰田、本田等中档轿车又多了起来,陈政洗车的收入也随之增加,每当农闲时,陈政老两口就为人家洗车,一个月下来满足生活上的开销已经是绰绰有余。就在记者离开陈楼村时,一辆宝马轿车又驶进了老陈的洗车店门前。

据陈政说,他们村是个劳务输出大村,村民们在外面靠着勤劳和智慧,积累着财富。就在陈楼村,资产在千万以上的企业家就有好几个,他们自己富了起来,也为村里做了不少好事,在家乡办厂办企业,给家乡人民创造工作岗位,带动村民往外走,往城市走。村民渐渐富了起来,车就多了起来,奔驰、宝马也很常见。每到逢年过节,谁不想将一辆漂漂亮亮、干干净净的车停在家门口呢?洗车当然能赚到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