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县人口计生委
着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本报讯(杨 勇)去年以来,固始县人口计生委采取措施,着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注重制度创新,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理论学习教育之中。该委坚持从创新教育制度入手,把廉政文化融入理论学习教育之中,并专门就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制定了教育、管理、活动、宣传、点评等制度。
注重载体创新,把廉政文化建设渗透于日常工作之中。该委发挥本部门的职能优势,把廉政文化进机关的主要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力求廉政文化建设与生育文化建设同步推进。
注重机制创新,把廉政文化建设贯穿于干部队伍建设之中。该委以作风建设为重点,建立和完善体制与机制,把廉政文化建设贯穿于干部队伍建设之中,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淮滨县人口计生委
扎实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
本报讯(王 凯)去年以来,淮滨县人口计生委四措并举,扎实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
该委一是教育倡廉,增强思想免疫力。二是读书思廉,树立正确利益观。三是典型导廉,确立先进标准。四是家庭助廉,提高廉政辐射力。
息县关店乡
加强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
本报讯(张 俊 王秋菊)去年以来,息县关店乡采取多项措施,建立完善“以房管人,均等服务,区域协作,资源整合,两地互通,信息支持”的新机制,不断提高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水平。
强化流动人口清理清查。该乡村管员每月都上门入户了解外出返乡人员的最新婚育情况,做好育龄妇女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免费更换、办理和跟踪服务管理工作。
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化建设。该乡运用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提交和反馈流入、流出人口的计生相关信息。
息县
依托“五大平台” 树立婚育新观念
本报讯(王秋菊 邓其龙)去年以来,息县依托“五大平台”,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宣传以家庭文化和生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新型人口文化,促使广大农民群众树立起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新观念。
依托人口阵地宣传。该县充分利用乡村“人口学校”、“人口文化大院”、“人口文化长廊”和“农家书屋”等宣教阵地,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群众进行新型生育文化、少生优生、生殖健康和计生政策法规等的宣传和教育。
依托先进典型宣传。该县通过组织开展“少生快富文明户”、“计生之星”、“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大力开展婚育新风尚和家庭美德宣传。
依托日用物品宣传。该县将计生法规政策、人口文化、优生优育、妇女生殖保健、艾滋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和计生惠民政策,制成精美的折页、手册、围裙、挂历等形式多样的实用计生宣传物品,并发给育龄群众。
依托人口节日宣传。该县利用“7·11”世界人口日等节日和纪念日,组织开展人口文化作品展、文艺汇演、主题演讲和知识竞赛等活动,大力宣传人口文化知识和婚育新风尚。
依托电信网络宣传。该县采取群发计生短信的形式,向全县广大育龄群众发送温馨的人口文化宣传短信,传递计生政策法规、生殖保健、优生优育、生育文化等知识信息。
平桥区
不断加强人口计生队伍建设
本报讯(张 伟 刘 霞)近年来,平桥区采取多项措施,不断加强人口计生队伍建设。
该区在机构改革中,做到编制不减,确保队伍稳定;出台关于加强人口计生队伍建设的文件,确保待遇落实;坚持把乡、村人口计生队伍的调整配备、待遇落实等情况,列入年度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动态管理。
采取招、引、聘、奖等多种方式,优化专业技术队伍结构。该区人口计生部门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从医疗卫生机构引进、从卫生和计生服务机构返聘专业技术人才等形式,加大计生技术服务人员配备力度。
实行“区管乡聘村用”,夯实网底工程。该区抓好村级计生管理员队伍建设,坚持实行“区管乡聘村用”,对全区所有行政村(居委会)计生管理员进行公开选聘,竞争上岗。每年区财政投入专项经费100多万元,直接打卡兑现村级计生管理员的工资报酬,并对连续聘任期满6年的村级计生管理员,由政府出资帮助办理养老保险。同时参照村级计生管理员选聘办法,配齐村民组计生信息员。
创新方式壮大群众组织。围绕农村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非公企业、流动人口聚集地等,组建计生协会、发展新会员。
光山县人口计生委
大力关爱留守儿童
本报讯(刘萌萌)近年来,光山县人口计生委将关爱留守儿童与“幸福家庭行动”工程紧密结合,促进了人口、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长效机制。该县人口计生委及时制定下发工作方案,结合“幸福家庭行动”,为留守儿童建档立卡,掌握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家庭等情况;各乡镇、各学校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建立责任制。
整合资源,形成网络。该县人口计生委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人口网络优势,发挥县、乡、村三级人口学校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以“家长学校”为依托,对留守家长进行培训,提高家长素质和监护能力,为留守儿童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罗山县人口计生委
多举措方便群众办证
本报讯(姚 波)近年来,罗山县人口计生委从工作实际出发,采取多项措施,强化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打造一流服务体系,切实解决群众办证难问题。
该委一是公开服务事项。二是简化办证流程。三是规范各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