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雁峰 闰崇晖
累累硕果,信阳智慧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业兴市,凝聚着期待,也积淀着高新区人经久的探索和思考。在信阳工业城这平静的土地上,隐藏着无尽的发明和创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城市转型,信阳工业城已然站在信阳打造“中原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城市”的前沿阵地。
关键词:企业服务广场
——新地标性建筑挺立高新区
距信阳东站不到5分钟车程的企业服务广场,是信阳工业城为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的新兴载体,它由综合楼、科研楼、公租房共10余栋建筑组成。鲜红的大字“企业服务广场”镶嵌在综合楼外墙上,已成为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标志之一。
信阳工业城科技局局长张彦伟介绍:“这里不仅是一片政务、商务区域,而且它将更多地发挥高新技术服务功能,体现高新区的特色。”
宇阳半导体研发中心即将率先入驻企业服务广场。该研发中心成立于2011年,由台湾专业设计团队运营管理,依托台商电声科技组团项目,把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产品投入市场,是信阳工业城首家集半导体产品研发、操作软件开发的科技创新型公司,也是信阳工业城着力打造的科技创新平台之一。
目前,信阳工业城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7家、授权专利90项。高新技术涉及OLED显示技术应用、蓝光产品、液晶模组、3D电视、智能手机、智能家具、新能源汽车、航天紧固件、工业超硬材料、生态环保建材等多个领域。建成、完善了博仕达手机CTA测试设备实验室、华隆非金属矿产研究所及陶粒支撑剂研发中心等十余个研发中心,中国蓝光产品认证中心、中国秸秆生态板设备设计院、中国航天标准件检测中心等国家级研发中心正在筹建中。
企业服务广场致力于为同一条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企业及其研发中心提供协同协作平台,实现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与整体研发制造的无缝对接。信阳工业城把目光瞄准科技最前沿,以电子信息、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一批掌握行业标准的“产业航母集群”正激扬起航。
关键词:点“草”成金
——其模式将在全国布局推广
稻、麦收割后秸秆如何处理,曾经是困扰许多地方政府的一大难题。焚烧污染空气,还田费时费力,群众并不积极,在舍弃与利用之间,实属两难。
用万华MDI胶粘剂生产出来的禾香板不仅变废为宝、点“草”成金,更结束了人造板材必然释放甲醛的历史。“年产20万吨大规模MDI生产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曾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万华生态科技园项目落户信阳后,投资数亿元、耗时两年自主研发年产3万立方米世界首条连续辊压式生产示范线,另一条年产5万立方米平压式生产示范线也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该科技园达到设计年产能需消耗40多万吨秸秆,每年将会减少60多万立方米的木材砍伐和7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其意义还远不止如此,据了解,如果全国10%的秸秆被用于制造板材,基本能满足全国对人造板材的需求。如是5年,相当于再造一个大兴安岭。目前,中国秸秆生态板设备设计院正在筹建中,将为该科技园后续秸秆板生产的全国布局推广和成套设备的对外输出打下坚实的科研基础。
关键词:找对了方向 成功了一半
——一位港商的心声
“十八大相关新闻我非常关注,‘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等表述,不仅是巨大的精神召唤,更意味着一个广阔的市场。天扬光电、天恒液晶、东信蓝光的产品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在内地市场潜力巨大。俗话说‘找对了方向就成功了一半’,把企业搬到信阳我们是搬对了。”香港天盈集团总经理叶同基告诉记者。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