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据介绍,“清风大别山”大型廉政文艺演出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年,奠定了反腐倡廉教育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用优秀的廉政文化增强“正能量”,收效显著。
“红廉文化”、“茶廉文化”交相辉映
“清风大别山”品牌内涵丰富,突出“红廉文化”和“茶廉文化”两大主题。既有循循善诱,春风化雨;也有响鼓重槌,快马加鞭。
信阳市立足本地红色廉政文化资源,以“清风大别山”为载体,实施了以基地建设、文化建设、资源建设为重点的“红廉同脉”的文化体系建设,使红色廉政文化无声地融入、渗透到广大干部群众心灵。
在基地建设上,信阳着力打造了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等7个省市级基地。走进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可以听到“红薯地里埋银元”、“刘邓大军借粮条”等廉政故事,看到质朴忠孝许世友、铁面无私周维炯等革命先辈的勤廉事迹,感受到红色廉政文化的感染力。
在“红廉文化”基础上,信阳市又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提出了“茶廉文化”模式,倾力打造茶乡之廉,进一步丰富了“清风大别山”廉政教育文化内涵,形成了廉政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浓厚氛围。在路边,设立了大量廉政公益广告。一进信阳,“山水信阳,清廉茶都”便跃入眼帘。在机关,打造“品茗斋”,营建了“在一杯清茶中开展廉政谈话教育”的温馨场所。在乡村,建造“清莲苑”,千亩荷塘“茶禅一味、莲廉同脉”的清新境界,熏陶着每位游人。在茶园,竖立“清风茶山”“廉石”界碑。在城区,打造“清风茶社”。在媒体,电视台每晚黄金时段播出的廉政公益广告,飞入千家万户。
与此同时,红廉文化苑、廉政书屋、廉政图书角、廉政展厅、廉政文化广场、廉政文化研究会、廉政文化大讲堂纷纷创立;文艺作品硕果累累,《廉政专刊》成功创办,以《品茶悟廉》、《月亮树下》、《一个贪官的自白》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
(原载2013年1月5日《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