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雪峰)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2012年,全市财政用于重点民生的支出达211亿元,占全市公共财政支出的75.9%。
来自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一组数据显示,2012年,通过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7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7000元,实际增长均在9%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通过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1万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9万人;通过千方百计提升保障水平,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稳步提高。全市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4490套,竣工17510套;通过千方百计加强民生建设,我市高中教育连续八年位居全省前列,文化、体育、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平安信阳建设持续深化,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加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信访形势持续平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同时,省里安排的“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和我市“十件实事”基本完成。
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透露,2013年,我市将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继续实施“十件实事”,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努力做好更大范围的社会保障,努力发展群众喜爱的文化,努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以上,力争与经济增长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