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市委书记郭瑞民在1月9日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信阳要加快发展靠的是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在加快信息化进程中持续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如何走好这条路子,从信阳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关键靠工业,工业是门槛,必须跨越。工业是短板,必须弥补。工业是希望,必须抓牢。要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对此,我们要深刻领悟,抓好落实。

应当看到,市委强调工业强市是我市立足市情实际提出的一个关系全局发展的重大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是我市经济工作重点的重大调整,也标志着我市进入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新的发展阶段。“十一五”以来,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决策,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我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十分及时的。从国际发展经验看,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从国内发展态势看,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关键时期。从我市发展的现实情况看,推进工业化是实现富民强市的必然选择。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一定要牢牢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进一步提高对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重大意义的认识,不断增强信心和决心,把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根本的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要求,努力推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进程,不断拓宽具有信阳特点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当前,我市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端制造和绿色食品、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集群集聚态势正在形成,今后要坚持比较优势同市场需求的有机对接,大力培育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善于把自身的优势和投资者的优势有效对接起来,积极利用我市独特的资源优势、技术和市场优势,引进更多的投资主体,扩大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坚持集约发展、集群发展、特色发展,努力把工业园区培育成工业经济的增长极、城市扩张的推进器。要紧紧抓住全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有利时机,开展大规模的劳动技能培训和劳务输转,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转移就业,以加速我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的一项紧迫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决策上来,要更多地关注工业、学习工业、研究工业、支持工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下功夫钻研熟悉工业和城市经济,深刻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提高领导和驾驭工业与城市经济的能力。要加强调查研究,把握国际国内经济走势,掌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导向,及时研究解决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要加强项目工作,善于从自身优劣势的转换中去发现好项目,从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的变化中去捕捉好项目,从产业链的延伸中去开发好项目,从国内外投资者的投资取向中去运作好项目,争取建成一批能够带动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发展后劲的好项目大项目,以支撑工业和城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