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 锐

近年来,我市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道路变得比以前整洁了,路面变得平坦了,下水道更加畅通了。在这些可喜变化的背后,凝聚了一个特殊群体的默默奉献,他们就是——市政维修管理处便民服务班。

下水道不通,井盖丢失,路面泥泞、坑洼不平,这些事虽不大,但却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多年来,市政维修队的队员们始终不厌其烦地解决一件件“小事”。“通阴沟、钻地洞”,一打开井盖,污泥、污水的臭气便扑鼻而来,这项工作不但脏、累、臭,还常常遭受歧视,但队员们从没有因为苦累而退却过,并干这一行爱这一行。在温度最高的炎夏,他们下到深达2米的下水道内掏沙挖泥,进行疏通。虽然管道内闷热异常,气味更加令人难以忍受,大多数人可能在洞口呆不了一分钟,然而队员们一干就是几个小时,直到彻底将下水管道疏通。

1月5 早上7时许,记者来到平桥大道与人民路的交叉口处,只见几位市政工人正在修补路面。他们是市政二公司便民服务班的成员。正在铺路砖的叫郭启中,今年已经49岁了,他在便民服务班工作已有26个年头了,大伙都亲切地喊他“老郭”。老郭告诉记者,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中心城区、平桥大道等5条道路的路面、人行道的维护和检查窨井工作。老郭说他们就像这个城市的修补工,哪里有问题了就赶去修修补补,经常会接到雨水井、下水井、下水道堵塞等方面的热线电话,一般在20分钟以内一定要赶到现场。虽然市政维修看上去是小事,做的都是小工程,但时间上要求紧,质量上要求高,又苦又累又脏。由于工作量也非常大,不足10人的便民服务班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

今年43岁的王俊是便民服务班里唯一一位女同志,她在这里工作22年了,常年在室外工作,使她看起来比一般的女同志都要“黑”。王俊说,每天早上六七点就出门了,晚上经常十一二点才回家,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讲究打扮。在便民服务班,重活自己干不动,但能干动的尽自己的能力来干。“我们干的这项工作就是为大家服务的,虽然自己晒得黑了点,但我觉得值。城市就是我们的‘脸面’,我们就是‘美容师’,我们要认真修复我们脸上的每一寸肌肤,疏通体内的每一根血管。市民认可,我们心里就热乎。”王俊形象地跟记者这样说。

一道道管网畅通无阻,一条条大道纵横相连。气势恢弘的城市脉络和框架,不仅见证了我市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也见证了市政维修队为建设这座魅力城市而倾注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