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黄 勇)1月5日,罗山县灵山镇袁冲村村民老何望着刚收拾好的新“别墅”一脸幸福地说:“今年儿女们过年回家吃团圆饭可舒坦了,屋里宽敞亮堂,亲戚们来了肯定羡慕俺。”老何说的新家,就是当地政府兴建的灵秀社区,像这样的新型农村社区,罗山县已开工建设59个,建成19个,建成住房4322套,入住农民2819户。

灵秀社区是灵山镇坛堆村、袁冲村、彭庄村3个村整体搬迁而建的,这3个村一个位于老深山,另两个在水库边上经常遭水淹。“原来出门赶集、娃们上个学、有点小病找医生都要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现在可好了,‘村’里有超市,有卫生室,有广场能健身,还通了有线电视,用上了自来水,连电灯都比原来亮了。”居民们你一句我一句,有说不完的高兴事儿。

罗山县南部是山区,北部是平原,中部是丘陵,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上,该县坚持实事求是、宜大则大、宜中则中、该小则小的原则,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强化规划监督,确保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序健康推进。在建设资金投入上,该县建立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长效投入机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内修道路近300公里,新修水泥路面2500万平方米,建立社区服务中心24个,社区超市61个,公厕33所,文化健身广场62个,社区居民的居住条件、生活条件、文明程度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

热情的老何带着笔者回到原来的老村庄,只见数十台大型机械正在平整荒山荒地,已整理的百亩成片的田地上,一排排整齐地栽着红豆杉。这是该县2011年引进的灵山镇滨湖生态园林项目,由信阳现代园林有限责任公司投资近6亿元,计划用五六年时间,打造一个以园林苗圃为主体、具有观光旅游功能的环保型生态园林。

“俺们都同公司签订了长期土地流转合同,几个村差不多有7000多亩,头5年的土地租赁费1700万元都分到户了,有一户最多分了近10万元。公司还让我在这里搞林木养护,每个月也有1000多元钱。”老何告诉笔者。

罗山县是传统农业大县,也是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也不忘“农”字,以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为依托,以土地流转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突破口,加大对蔬菜生产、粮食加工、茶叶、花卉苗木的扶持力度,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让社区居民不离乡不离土也能就好业。目前,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140.1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60个,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5家,农民年人均现金收入590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