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 锋)近年来,商城县河凤桥乡紧紧抓住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蔬菜基地建设的政策机遇,把蔬菜产业作为特色产业,科学布局,加大投入,倾力建好商城人民的“菜园子”。

强化组织领导。该乡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发挥优势、壮大产业为依托,切实加强领导,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把河凤桥乡建设成为全县的蔬菜生产基地。组织成立了以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乡蔬菜办公室,加强宣传,注重指导。各村也成立了相应工作组,形成了“政府引导、群众参与、信息共享、技术交流、齐抓共管、社会联动”的工作格局。

强化宣传发动。该乡蔬菜办组织工作人员入户调查300余次,召开座谈会20余次,深入宣传县乡关于发展蔬菜生产的实施方案,宣传大棚蔬菜种植的重要意义,宣传蔬菜市场的前景,增强了广大菜民的信心,激发了广大菜农的热情。今年,新发展蔬菜种植户28户,新增蔬菜种植面积800余亩。

强化科学规划。该乡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坚持“抓点、扩面、强化”的原则,以《河凤桥蔬菜发展五年规划》为依据,进一步明确了辛店、新桥等村为核心区,八里滩、响塘岗等6个村为辐射区,其他各村作为发展区。根据土壤墒情、水源分布等实际情况,实行区域划分、品种推广、部门联动、互相支持,确保农民增收,产业发展。

强化培训指导。该乡坚持“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充分发挥辛店大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茂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开展自助有偿服务,实现技术共享,信息共享,极大地提升了栽培技术水平。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20余名技术骨干分别到山东寿光、安徽和县等地考察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并邀请县农业局蔬菜种植专家举办培训班3期,实地讲解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深受广大菜民欢迎。

强化奖励支持。该乡切实加大协调力度,争取项目资金260余万元,硬化蔬菜基地道路4.7公里;结合“一事一议”,在蔬菜基地打深井7眼,有效地改善了灌溉条件;架设电力线路5000米。蔬菜基地生产设施明显改善,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蔬菜基地建设粗具规模,产业发展后劲增强,民生改善成效明显。

截至目前,该乡蔬菜种植面积5200余亩,其中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3300亩,种植品种达30个,日产蔬菜50余吨,亩均收益达1.3万元,河凤桥乡已成为商城人民名副其实的“菜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