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瑶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频频带他光顾书店,旨在培养他看书的兴趣。我认为在书店看书有几大好处,一是书籍浩如烟海,选择面广;二是书非“借”不能读,在这里看书效率最高;三是书店特有的读书氛围,总能让儿子耳濡目染。
初来书店时,他总是在书架上漫无目的地乱翻,我便找来《巴巴爸爸》全册读给他听,儿子被那色彩绚丽的插图所吸引,听得聚精会神。再去时,他总会收罗许多图画书,依偎在我身边央求我读给他听。但从他学会拼音后,我便引导他看一些带插图的拼音绘本,可是他总不愿意自己动脑子拼读,依旧喜欢我读他听,他的“懒惰”着实让我头疼。
一天晚上,我给他读《西游记》中的《勇闯八百里狮驼岭》时,见他听得兴致正浓,便假装嗓子疼,说不出话,躺下装睡。儿子哪里睡得着,他早已沉浸在精彩的故事情节里了,一个人坐在灯下把这一章看完。翌日早上醒来,他便绘声绘色地给我讲唐僧师徒四人路经八百里狮驼岭时,被三个妖王抓住,足智多谋的孙悟空如何救唐僧的过程,并告诉我他昨晚刚做的关于孙悟空挥棒斗妖的梦。我听后拍手叫好,鼓励他以后自己看书。
说实在的,儿子读书的兴趣一直不及玩的兴趣,不管他现在是否明白书是知识的宝藏,我都固执地坚持陪他看书。
有时候,与其说他去看书,不如说是买书。每次去书店他总会挑上数本,但我只让他选两三本最喜欢的。很快我发现他每次把书买回来后并不看,而是垒长城、架大桥。一次,他挑了本《小熊维尼》,我反复告诫他:书是用来看的,不是用来垒长城的,如果不能物尽其用,我就把书退掉。他满口答应着。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热劲儿刚过,他又麻利地把书都搬到床上搭积木。我再次提醒他,儿子却置若罔闻,依旧自行其乐。
第二天,我带他去图书大厦,这次我们没有直接看书,而是带着他到服务台退货。儿子恼怒地直跺脚,质问我为什么,我反问他:书是用来干什么的?他哭得不再理直气壮。尽管他一百个不愿意,我坚持把《小熊维尼》退掉。
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把书当积木,而是把那些曾经满心欢喜地买回来却搁置不看的书拿出来一本本地翻看。慢慢地,儿子自己读书的兴趣浓了许多。
儿童节前夕,他没有像往常那样索要玩具,而是和我一起在书店里席地而坐,看了大半天书。回到家里,他还一直手捧着刚买的新书,看得爱不释手。
我悄悄地把事先买回的《小熊维尼》放在他的面前,儿子高兴地欢呼起来。我相信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他会明白我当初为什么坚定不移地退掉《小熊维尼》,又如何煞费苦心地买回来。
夜已深,微风拂过儿子熟睡的小脸儿,他在梦中又露出甜甜的笑,想必又在奇妙的梦里历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