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实验高中党委书记、校长、高级讲师、市优秀社科专家 周 堃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覆盖各方面、反映了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 ,是对“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实践经验的总结,是解放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产物。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每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我通过初步学习,谈谈以下体会。
一、 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五千年文明中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与时代发展的先进文化的结晶,是维系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石,更是我们的兴国之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很强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一是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二是有利于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三是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和挑战的客观需要;四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大众化的迫切需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重大理论创新
胡锦涛同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重要论述,所包含的都是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理念。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可以说,这一表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一贯主张,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共性又涵盖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既坚守国家社会的目标又张扬了人的主体性,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符合历史、合乎实践,贴近民情、顺乎民意,能够发挥出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采取这样一种开放性的表述方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和旺盛生命力,展示了我们党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勇气和智慧。
三、肩负宣传核心价值观的重任,大力推动魅力信阳建设
一是要认真学习、领会、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广泛运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等传播载体,运用贴近实际的教育实践活动,运用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运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运用各具特色的文艺作品,运用丰富多彩的出版作品,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使之更好地走进群众,入脑入心,转化为社会的群体意识和人们的自觉行动,用以引领思想意识、凝聚意志力量,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二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实践、指导工作。市委、市政府提出我们要勇当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实现魅力信阳跨越发展,这是一场伟大的实践。我们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各行业、各部门、各地区的各项工作中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要一心一意抓经济,搞好产业集聚,建设新农村,实现富民强市。要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干部作风,狠抓反腐倡廉工作,推进民主与法治建设。要关注民生、关心弱势群体,化解社会矛盾,搞好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公正。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和爱家乡教育结合起来,把信阳建设成一个宜居宜业的宝地、福地,展现信阳的魅力。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