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他拿出企业自有资金强网:“员工的待遇可放缓一些提高,电网牢靠了,供电量上去了,再涨员工工资不迟。”
2010年以来,固始县电业局相继筹措资金5820万元投入电网建设,着力以“三小”(小容量、小单相变、小型简易站)应对“两低一高”(低电压、低可靠性、高线损)。电量增幅30%~50%、线损下降6%~8%是对其最好的应和。
固始县工业办主任桂方健以各种数据加以佐证。自2008年以来,固始的用电量每年都增长1亿千瓦时,一年上一个台阶。特别是近三年来,步子迈得更大,去年用电量为6.99亿千瓦时,今年有望突破8亿千瓦时。用电保障让这个农业大县也注入了“商业味道”——建成产业集聚区。据桂方健介绍,近些年固始县通过用电与用地两个优惠条件,共引进项目144个,到位资金14.3亿元,外贸出口完成2000万美元,荣获“市外贸出口先进县”称号。
“企业效益好了,这两年每年我们的工资增长保持在20%左右。虽说比不上兄弟单位的待遇,但坚强的电网让我们对明天充满期待。”固始电业局新闻中心主任高伟说。
和谐稳定,乐业安居
在张锦辉心中,有一张坚固而和谐的电网,他希望百姓用上舒心电,和和美美地过日子;他希望大客户因可靠的供电、完善的服务而生产无忧生意红火;他希望员工不必再在迎峰度夏、度冬时坐卧不宁、紧张而繁忙;他希望当好地方政府部门的帮手,营造企业生存发展的良好环境。这一切,通过他带领的领导班子的努力及踏实苦干的员工得以实现。
“电业部门摆正角色,从员工到干部,素质好,维护大局,服务地方经济。2010~2012年固始的电网建设项目资金投入2.0057亿元,电网建设的项目、资金和进度均位于全市八个县的第一位。2011年实施的网改工程获得河南省电力公司35千伏工程和10千伏工程两项‘安全质量管理’流动红旗。”谈及对电力企业的印象,“满意”二字写在桂方健的脸上。正因为电力企业的“服务”意识浓厚,当新建变电站征地受阻时,当地政府主动出面帮助协商解决。
固始县电业局输配电站主任周贻红,1996年就干检修,昔日两个手机、四块电池不够用,下不了班,严重透支体力的检修日子让他记忆犹新。“近三年我们局新建110千伏变电站两座,新建35千伏变电站8座,实现北、中、南5个35千伏环网,形成以蓼城220千伏变电站为电源点、6座110千伏变电站为供电区,双电源变电站率达80%,全面提升了固始电网的布局结构和调控能力。近两年用电高峰时,静寂安稳的日子倒有些不适应了。”周贻红笑着说:“先强电网,也就是先建家,再享受生活,是正确的策略。”
主网架提升的同时,张锦辉不忘低电压治理,他深知固始是河南省第一农业大县,服务“三农”是供电企业的责任。通过增设线路、增容变压器、新建简易变电站等措施,村民家的电压稳定了,告别了稳压器相助的低电压生活。
记者在赵岗乡村民杜诗忠的家中目睹了这个六口之家的“电器化”生活:两台电视、两个空调、电饭煲、微波炉、洗衣机、浴霸等一应俱全。杜诗忠告诉记者,现在这些家电一同使用也不怕了。记者的到来并未打扰在里屋上网冲浪的儿媳妇,他与记者在外屋聊着前几年用电饭锅三四个小时煮不熟饭的经历,聊着赵岗供电所所长吴永军因当初供电可靠性差而面临的“新官上任就停电”的“不光彩”的出场。不堪忍受蚊子叮咬随手拿出家中最小的电器——电蚊香插上,杜诗忠笑着说:“我们家彻底‘电器化’了。真不知如果哪天没电了,我们的生活该怎样过。”
面对电力创造的和谐氛围,张锦辉在欣慰的同时,又有一种深重的责任感涌上心头:“随着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供电压力将至,电网建设任务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