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当前,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已经在我市城乡迅速掀起了高潮。尤其是,在市委四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市委书记郭瑞民明确提出了“在持续前行中创造新业绩”。这,不仅符合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内在要求,而且符合全面提升魅力信阳建设水平的现实需要。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高度的责任,坚持务实发展,切实持续求进。

市四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人民围绕“勇当中原经济区前锋,全面提升魅力信阳建设水平”的奋斗目标,团结一心,克难攻坚,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计划开好头,起好步,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舞台上,信阳的姿态越来越引人注目。

应当明白,新业绩不是等来的、要来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且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持续前行也不是一马平川,一帆风顺的,而是需要不断地踏平坎坷,逾越艰险。由此可见,创造新业绩需要持续前行的良好环境;持续前行是为了创造新业绩提供可靠的保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利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既是宏观的要求,也是符合信阳发展的现实。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国内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普遍下行的压力,我市紧紧围绕“一市一区两枢纽一基地”战略任务,在生产总值、出口总值、夏粮生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经济领域取得明显增长。但是,由于长期积存的底子薄、基础差的矛盾,导致我市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诸多不足。因此,在走好“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发展的道路上创造新业绩,必须有持续前行作保证,才能如期实现。

持续前行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与现实利益、具体利益结合起来,进一步突出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用足用好上级政策,进一步统筹推进三化协调,着力解决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让广大城乡居民更多更公平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创造新业绩需要务实发展、持续求进。全市党员干部要克服一切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的心态,进一步强化发展载体,强化招商引资,强化项目带动,强化要素保障,强化发展责任,以务实发展树立起务实信阳的形象;切实树立起对人民负责的形象、推动工作的形象、清正廉洁的形象,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带领全市人民持续前行,不断出新。

十八大已经吹响建成小康社会的冲锋号,信阳已蓄积持续前行的正能量。可以相信,在持续前行中,信阳人民一定会用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创造出更多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