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曾 鼎

通 讯 员 黄 锐 苏德广 史训全

光山县泼陂河集建于元代,明时称“泊陂河”,1985年撤乡建镇至今,人口5.6万。全镇在2011年有4人考入清华、北大,2012年有3人考入清华、北大,1人被录为空军飞行员。这种现象在全市乃至全省均少见。

教育氛围浓厚

多年来,该镇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镇主要领导经常深入辖区各中小学,了解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教学、生活等情况,及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教育上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先后在该镇一中投入160万元建成男、女生宿舍楼,很好地解决了学生住宿问题。在镇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该镇每年教师节前夕仍拿出1万元至2万元召开表彰大会,对本镇优秀教师和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进行表彰。每年拨出专款2万元至3万元用于镇中心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对考取清华、北大的该镇子女给予一定的资助,组织召开由镇、村主要领导和社会知名人士参加的座谈会,优秀学子在座谈会上畅谈学习经验及今后人生努力方向,政治上给荣誉、经济上得实惠。

全镇24个村(街)也把教育工作当作最重要工作来抓。针对当前农村教育特点,优先解决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关心教师家庭生活,关爱家庭困难的学生。市检察院驻该镇邬围孜村第一党组织书记阮铁不辞辛苦、四处奔波、多方努力,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帮助该村学生,目前已争取到“春蕾”项目资金12万元,资助贫困女童100名。同时各村(街)利用教师节或春节等重大节日以不同形式尊师重教,有的向老师们赠送礼品,有的组织全体村干部和全体老师参加的座谈会将老师们当作座上宾招待,重教之举深得民意,尊师之情溢于言表。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在该镇得到充分体现。为了让子女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父母省吃俭用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的倾尽家庭所有想方设法将子女送到条件和师资等好一点学校就读,有的为了子女上学从农村转移到城镇,条件好的便买房供子女上学、条件差点的便到镇上租房也要为子女提供方便。家庭支出优先保障子女上学,家庭成员中吃得最好的是上学的子女、穿得最好的也是在学校就读的孩子,只要自己的子女学习成绩好再苦再累也值得。

爱岗敬业奉献

该镇教师队伍是一个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热爱教育事业的群体。他们以从事教育事业为荣,以能在该镇教书育人为幸,有的全家都在教育系统上,有的还是教育世家,他们执着于这一平凡而伟大的工作,甘愿为教育战线上奋斗终生。育红小学老师苏德宏就是其中一位,他多年从事教育事业,退休后仍坚持在教育事业上发挥余热,在其它行业可能发展更好的景况下他却把自己多年省吃俭用积蓄的一点资金投入到教育事业上,创办了镇第一所民办小学——育红小学,为该镇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该镇教师队伍是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对待自己的教育事业,他们是兢兢业业、认真严谨的群体。有的老师把学校当成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待,视自己的教育工作如同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贵。该镇完全小学涂庆功同志就是其中一位,他始终坚持“白加黑”(白天工作、夜晚经常加班)、“五加二”(工作日坚持在工作岗位、休息日仍不休息)工作机制,校内校外一样管,不管是双休日还是节假日、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只要他发现学生的品行和言语不妥,就会立即对其进行纠正和教育。

该镇教师队伍还是一个奉献的群体。三尺讲台写春秋。有的老师退休了仍甘为教育事业作奉献、只要是教育工作需要随叫随到,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他们是有一分热放一分光;有的是几十年如一日,为该镇的教育事业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他们付出的是青春、是汗水、是热情,是一种无私的爱心。该镇一中的谢纪高同志二十三年如一日,把一所简陋破旧的学校建设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新中学,目前他的学生遍及海内外,桃李满天下这句话用在他身上恰如其分。二中的屈龙斌同志十年如一日辛勤努力把一片荒地建设成一所崭新校园,工作日他坚持在校带班,坚持“两头见星星”工作机制(早自习他比学生起得早、晚自习他比学生睡得晚),打铁还需自身硬,近年来,他为了学校发展四处奔走、积极争取,争取到各类项目资金400万元,施工时没有一个是他的亲朋好友参与,他一直用“以情感人、以德服人”信念默默无闻地工作。该镇教师们的无私奉献收获的是一种幸福、收获的是一种崇高的情感、收获的是他人的尊敬与爱戴、收获是社会的高度赞誉。

注重素质教育

泼陂河镇中心学校在光山县教育体育局统一安排下,在校长苏德广和校党支部书记史训全团结带领下,以提高师生素质为出发点,科学管理,整合资源,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教师业务比武和学生素质教育活动。每学年年初制订教师教学工作考评方案,注重对各校开齐开全课程情况和体、音、美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对教师的实践新课程、赛课练兵都明确了目标并注重督查,每学年成功举办小学生运动会和全镇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深化了素质教育,为全镇教育事业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泼陂河镇完小坚持“全面发展打基础、个性发展有特长”的办学理念,按照“质量是生命、队伍是关键”的指导思想,在不误学生学习的前提下,以学生管理学生、以学生教育学生,尊重儿童、尊重个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质量;育红小学坚持以“一切为了孩子,托起明天的太阳”为办学理念,融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于一体,春背《古诗》、秋背《三字经》,注重培养儿童文明礼仪,注重发展师生个性;泼河一中以秉承育人为本的宗旨,创新育人,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电教设备齐全的优势,发展网络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以人文精神完善学生的个性,以优良的师德师风育人,注重基础,培育能力;泼河二中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以质强校为宗旨,按照“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指导思想,以关爱学生为依托,注重帮扶教育,以老师带学生,以学生助教育,互帮互助,重基础,强帮扶,培育学生独立学习、独立生活能力,紧紧围绕课本,创造性拓宽教育渠道,一师帮多生,丰富教学内容;永济中学(民办初中)以“厚德济世,育人报国”为宗旨,循规履教,激励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重个性,重品格塑造,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打造书香校园、活力校园、魅力校园。

近年来,该镇中心学校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获得“全国少年五好小公民爱国主义读书活动集体二等奖”、“市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等奖项;该镇完小获得“市级平安校园示范学校”、“市级文明学校”、“市级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等称号;该镇一中(在该校就读的学生中先后有8人考入清华、北大)获“河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示范学校”、“市电化教育先进单位”、“信阳市平安校园”等称号;该镇育红小学获“河南省民办教育先进集体”等称号;该镇二中获“市平安校园”、“文化十佳校园”等称号。该镇中心学校和完小均获得上年度县级考评综合一等奖,今年教师节该镇中心学校受到市级表彰。该镇成人教育被评为国家级成人教育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