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曾倩雯)今年以来,商城县以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着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政策扶持为动力,搭建农村实用人才成长平台。

强化教育培训,促素质提升。该县充分利用县内有效资源,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类别的教育培训。一是教育基地培训,依托县委党校、信阳农专等开设现代农业、兽医、林果、园艺等10个专业课程,有计划地组织农村实用人才参加系统理论培训。二是远程教育培训,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快捷、方便、灵活的优势,把最新的致富技术、最高水平的专家,请到农村党员的家门口,面对面地传授知识,真正使农村党员和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零距离”接触。三是专题项目培训。根据农村实用人才各自不同需求,推出“菜单式选学”,满足不同需求。

强化机制建设,促规范管理。该县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促进全县农村实用人才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一是严格选拔程序。通过宣传发动、个人自荐、乡镇党委推荐、专家评审、县人才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审定等程序,评选农村实用人才。二是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县、乡、村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对农村实用人才实行分级、分类、动态管理。三是强化激励。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采取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提升政治待遇等方式,县委人才办将50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事迹汇编成册,在商城县人民政府网、商城党建网上广泛宣传,在全县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强化政策扶持,促能力发挥。该县一是技术扶持。成立了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发展乡、村农技员60余人,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帮扶工程,对农村实用人才承包的企业、成立的合作社等,明确技术帮扶人,建立帮扶档案,实行帮扶效果定期督查考核。二是政策扶持。对农村实用人才创办的企业,在项目申报上优先立项,在税收、信贷、金融等方面按政策规定给予优先支持,全力支持其做大做强。三是协会扶持。将同行业的实用人才组织起来,创办各种协会或专业合作社组织,改变实用人才分散状态,发挥群体优势,实现农村科技资源有效共享、共同致富。目前,全县建立生猪、茶叶、养鱼、蔬菜等农业专业协会13个、农业专业合作社56个,促进了人才支撑产业和培养人才的互动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