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根据区委创先争优活动的统一安排,车站党工委结合自身实际,以“立足岗位作贡献,创先争优促发展”为主题,以争做“六个模范”为载体,不断创新,完善活动机制,创先争优活动呈现出服务群众更自觉、基层落实更有力、典型涌现更突出,创争氛围更浓厚的生动局面。

坚持示范引领,激发创先争优热情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车站党工委开展了建设“包容和谐型、干事创业型、阳光施政型、亲民爱民型”班子活动,致力建设具有较强战斗力、感召力、影响力的领导班子。

选优配强了基层支部书记,调整后的支部书记平均年龄37岁,达到了政治强、作风正、办事公、自身廉、水平高的要求。建设党员服务中心,配备专职服务人员,完善了党工委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机关党员干部周四集中学习日、党员“三会一课”等制度。加强对居委会“两委”干部开展教育培训,发挥党员干部带头领学的优势,引导各基层党支部和广大党员树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大家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宗旨意识更加浓厚,带着激情,带着感情,带着热情投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中。

紧扣关键环节,抓好创先争优动作

积极开展党组织和党员“双向”承诺,在承诺中推行两公开制度,辖区25个基层党组织、1089名党员围绕贴近民生、贴近实际、贴近发展的要求,分三个层次共向社会承诺办实事项目18个,党员个人承诺为群众办好事200余件,承诺内容上墙公开,对群众负责,接受群众监督。

围绕在重点工作中推行专项承诺,在领导点评和群众评议环节通过召开了评议现场会,客观公正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增强点评和评议的实效性,推进承诺践诺,切实做到“说一句是一句,句句算数;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去年以来,结合纪念建党90周年活动,走访、慰问、帮扶困难党员,各支部召开以“忆党史、铭党恩、强党性、促和谐”为主题的专题座谈会,组织学习贯彻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层层宣讲,全面解读,同时广泛征求党员对辖区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建设魅力车站献言献策。

今年,车站党工委相继开展了“三查三建”、基层党支部帮扶结对、“学习雷锋见行动、‘三平’之中做贡献教育实践活动”,树典型、当模范,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积极探索破产企业党员管理模式,加强对下岗职工党员的再就业培训,今年已培训300余人,使党员感到组织的温暖。

注重党建创新,夯实创先争优基础

车站党工委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创新党建实践,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是创新社区服务。开展多部门联动进社区服务活动,推行“党员联系户”“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建立了便民服务日志,开展“晒日记、评日记、比日记”活动,将其作为沟通、联系群众和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渠道之一。目前,全办已结成党员群众帮扶对子125对,拥有党员志愿者队伍25支,建立党员责任区25个,资助特困家庭108户,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00余人,进行再就业培训4次达600余人;二是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将创建“五好”党支部与维护辖区安定相结合,16个社区成立了义务巡逻队,建立了以群防群治为基础的治安防控体系;积极做好矛盾与安全隐患排查化解工作,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辖区,确保了平安稳定。三是创新文明建设。生活日益富裕的车站居民更加注重文化生活,辖区相继成立了“秧歌队”“歌舞队”8支,其中有两支“秧歌队”,精彩亮相每届国际茶文化节。结合六城联创,各社区组织党员义务实施了以疏通一条下水道,绿化一条背街小巷,保洁一座公厕为主要内容的“民心工程”,彻底改变了社区脏、乱、差现象。四是围绕“消除空白点、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非公经济、社会组织党建目标,对辖区189个非公有制企业内部党员情况进行了摸底排查,在两个企业成立了党组织,有十几个企业的党组织在筹建之中,延伸了党的触角。

着力科学发展,彰显创先争优成效

在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力推动下,车站党工委狠抓了“保稳定、改环境、惠民生、促增长”,全办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截至10月底,辖区固定资产投资达3.11亿元,同比增长51.3%,中小微企业增加值完成11.48亿元,同比增长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35元,同比增长14.9%;财税收入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创卫工作从后几位徘徊跃升到中上游水平,各项事业都呈现出新的景象。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目标要求,探索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的建立,继续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为大美浉河建设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