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潢川县委书记 赵 亮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画卷逐次展开之际,《河南日报》推出系列政论文章“新九论”,以对“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最新解读、最新探索、最新成果,开启人们的心智,指引跨越的方向,为“探路者”立起坚定前行的“风向标”,送上冲破迷雾的“长明灯”。学习“新九论”,既是把握创新发展的新要求,也是掌握破解难题的新思路,追求跨越赶超的新实效。
一、凝聚共识点,打开新视窗
“新九论”从现象入手、用实证分析,让我们清醒忧患、明白症结,帮我们寻求答案、突破困境,是在“变革之路”进行的再思索,在“崛起之路”进行的再动员。首先,它贯穿着“持续”特质。持续,昭示的是理念,彰显的是路径,告知的是方法。只有持续,才能转变;只要持续,就能转变。这种特质表现在,思想上的持续解放。由省委书记卢展工《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一文引发的思想解放大讨论从没间歇过,从“九论”、“十八谈”、“新十八谈”、“十八谈映象版”,到“新九论”,形成了一连串的冲击波,激荡在广大干部群众心灵深处,凝聚了最广泛的共识。“新九论”更加注重向群众立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上的回归,以“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的态度顺应亿万人民的期盼。省委提出,持续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面对这一战略抉择,“新九论”要求我们有难去知难、去识难、去破难,在探索之中求转变,在艰难之中求奋起,做到既要走得对,又要走得快、走得好、走得稳。其次,它蕴含着“延展”内质。“新九论”每一个专题都有形势对比,都作深度探讨,它绝不是一个收集箱,而是一个智囊库,让人们在延展阅读中豁然开朗。“新九论”回应基层呼声,注重从基层丰富实践中去发现、总结、提炼、升华,为基层送上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钥匙”、打通关卡的“钻头”。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一新的探索,“新九论”让人民开阔了新视野,学到了真本领,拥有了大境界。对河南之“难”,“新九论”告诉我们难与不难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换的。“转换”的关键在“战略”抉择上、在“策略”选择上,只有砥砺前行,才能柳暗花明。再次,它体现着“深入”本质。只有深入进去,才能把握本职。这种“深入”体现在,用深入解读,让人更明白。建设中原经济区,是要走“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前无古人,必须靠创新,如创新城镇化模式、创新城乡统筹模式、创新传统农业工业化模式等,都是全新的东西,如果搞不明白,认识水平提升上不去,在实践中就会出大问题。
二、找准融合点,把握新导向
“新九论”紧跟时代脉搏,解河南之难,破发展之题,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我们要准确站位,主动融入,把握新导向,开创新局面。一是方向上高度融合。面对“两不牺牲”的高标准,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造新型工业化的试验区、新型城镇化的示范区、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先行区。我们要发挥优势,积极作为,勇当前锋。潢川县作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要充分放大“中心”效应,围绕食品工业这一主导产业,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引进大项目,创建大品牌,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食品工业基地。作为传统农业县,我们坚持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区工业化,推进新型城镇化,率先走出了一条传统农区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路子,成为全省四大样本点之一的“潢川样本”。二是取向上充分融合。我们要按照中原经济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市委、市政府“一市一区两枢纽一基地”的要求,以“一城一区一地”大定位主动对接,融合融入,跨越赶超。三是指向上深入融合。省、市的工作重点指向都非常明确,我们的任务是及时解决好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领导能力、运作方式、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这样或那样不适应的问题,凝神聚力,创造性地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三、突出切入点,推进新跨越
我们要把学习“新九论”与当前正在做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找准切入点,实现新突破,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一是突出新型农村社区,着力促统筹,强引领。充分发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战略基点,增强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加快构建具有豫南特色的三级城镇体系。围绕转变农民生活方式、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发展方式,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激发农民全体参与的积极性。围绕布局集中、土地集约、功能集聚要求,高标准完成42个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编制工作。把着重点放在抓重点、试点和难点上。在抓重点上,力求领导重点倾斜,由县处级领导和县直单位联系社区“一对一”帮扶,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全县“三重”工作。二是突出产业集聚区,着力促提升,强主导。认真落实市委书记郭瑞民“关注工业、学习工业、研究工业、支持工业”的要求,加强产业集聚区建设,着力“五个提升”,强化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三是突出产业化集群,着力促增收,强基础。抢抓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机遇,持续打造“一区、一村、一园”,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