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语】
今年9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预拌商品混凝土市场监管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省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正确分析本区域基本建设规模及市场容量,对混凝土企业实行总量控制、合理布局,利用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对已趋于饱和状态的市、县进行严格控制,避免重复建设、无序竞争,从而进一步规范所属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的市场行为,推进节能减排,践行绿色环保,促进全省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健康发展。
为此,本报记者就加强全市预拌商品混凝土市场监管,规范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健康发展,推进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走访了市住建局相关负责同志。
□本报记者 常 征
记者:我市建设行业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发展现状况和产品市场情况如何?
答:近年来,我市的预拌商品混凝土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据调查,我市七县两区(不含固始县),目前已建成具备生产能力的预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42家。其中市区共有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23家,7个县共有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29家,大部分县城多在4-6家。截至目前,市区的搅拌站年生产能力近2000万m3,产能利用率(实际产量与设计产能的比值)不到20%,产能严重过剩,供需严重失衡。企业之间竞相压价、恶性竞争,行业利润空间很小。企业为压缩成本,在管理和技术人员引进上投入不足,管理粗放松散,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混凝土质量不能有效控制,严重影响预拌商品混凝土市场秩序,对我市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记者:为什么要进一步加强预拌商品混凝土原材料及质量监控?
答:预拌商品混凝土是建筑物的五大主材之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质量和安全。由于混凝土产品的特殊性,必须从原材料质量到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是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环节,所有原材料入场前,必须根据国家相关规范、技术标准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
记者:从事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经营应具备哪些硬件设施?
答:一、预拌混凝土企业购买或租赁的厂区需取得国家合法用地手续,生产厂区面积不得小于40亩,租赁的厂区期限不得少于10年。
二、配有1台30立方米/小时以上的搅拌系统,混凝土运输车辆不少于5辆,辅送泵不少于1台。
三、企业设有经过认证的合格的混凝土专项实验室。
四、搅拌站建设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记者:我市今后加强预拌商品混凝土产品质量及行业监管有哪些具体措拖?
答:为进一步加强预拌商品混凝土产品质量及市场监管工作,我局先后出台和转发了《信阳市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预拌商品混凝土市场监管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下一步,我们将在这些措施的基础上继续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明确监管职责,加强企业资质管理;二是加强企业内部质量控制与管理;三是高度重视商品混凝土成品质量检验;四是严格控制商品混凝土施工质量;五是加强企业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