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 严陆光

□本报记者 黄 铎 殷 英

“做人贵在清白,做事必须认真,做学问要敢于‘好高骛远’。”这是已经70多岁的严陆光院士10月19日在信阳师范学院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最多的一句话。

严陆光,1935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乌克兰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59年毕业于莫斯科力学院,曾任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局局长、宁波大学校长。现任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能源研究委员会委员、宁波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长期从事近代科学实验所需的特种装备的研制和电工新技术的研究发展工作,在中国开创了大能量电感储能装置的系统研制,在超导电工方面,主持进行了多方面应用基础研究,研制了多台实用超导磁体。作为访问学者与客座科学家,他先后在意大利、德国、日本从事核聚变工程与应用超导研究工作。

谈到对信阳印象,严陆光兴奋地说,虽然到信阳时间较短,但总体感觉信阳这个地方建设得很好,信阳人民的精神面貌很好,大家投入建设信阳都很努力。信阳这个地方在全国很有名,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很多老革命同志的家乡。信阳未来发展的条件比较好,从长远来看,信阳要努力加快经济的发展。

说到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严陆光告诉记者,如果作为学生,不管你是学什么专业的,在大学这个黄金时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都是最根本的。做人贵在清白,能力有大小,但清白是最宝贵的,做事必须认真,做学问要敢于“好高骛远”,善于实事求是,要有大的抱负,敢于往前冲,敢于去做,然后要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地去干。我们这一代是20世纪中末期出生的,属于赶超的一代,把中国的科技体系建立起来,把水平提高起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但我们这一代人原则上都是人家有什么我们做什么,努力去做得好一点,而现在你们这一代是创新的一代。创新是什么?创新就是不仅要把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做人家没有的东西。50年以后,当你们回想起这一辈子做了些什么,是不是做到了让世界跟着中国走,那时候你们就成功了。

关于对信阳未来发展的建议,严陆光说,我个人感觉信阳作为农业大区,农业基础很好。信阳要多关注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一些新的东西,发展新兴产业不仅要看自己的基础和实力,也要看市场需求。要更多地靠新兴产业的发展去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听说信阳现在正在搞节能灯、LED灯,这些东西就很好,也很重要,因为它们属于未来。信阳的发展后劲很足,我相信信阳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在结束采访时,严陆光还特别殷切期望广大青少年一定要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脚踏实地,努力去干。他认为,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大家首先得有这个志愿去干,然后再去思考怎样实现知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