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建立“四项制度”和“三项机制”,实行“三个公开”和“三个承诺”,狠抓支部建设,迅速扭转落后局面,村党组织重新焕发活力。在吴林友和村党支部的感召下,外出人员已返乡投资2200多万元新发展项目4个。横大路村党支部书记张成全,原是该村的一个养殖大户,通过“两推一选”成为弦山街道最年轻的党支部书记。张成全上任后,靠个人捐资和争资跑项修缮村小学和村办公室,修通村公路,扩大横大路小集镇,发展养殖业,使全村面貌有了明显改观。
通过公选实行干部跨村任职。在杨墩街社区居委会组建中,弦山街道党工委没有实行老路子选人,而是通过电视台发出选拔公告,只要是弦山街道辖区居民,不论出身都可参加竞选。通过自荐公推、资格审查、演讲答辩等程序,原办事处张寨村委会主任胡承言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竞聘居委会主任。胡承言和居委会一班人上任伊始就有大动作,启动建设居住点2个,引资200多万元兴办养殖、加工项目2个。公选村街主职干部,在弦山乃至全县开了先河,打破了以往选任村干部的常规,不仅进一步拓宽了选人用人的视野,也给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农村施展才华的机会。
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近年来,弦山街道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各村(社区)担负工作任务繁重,人手较缺。而办事处机关和各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职工,仅承担业务性工作,闲余时间较多。弦山街道党工委针对干部职工专业特长,将他们选派到村(社区)担任村“两委”助手,直接参与村内重点工作。干部职工到村任职,不仅促使他们个人尽快成长进步,而且缓解了村(社区)人才短缺的矛盾。目前,第一批下派到试验区建设试点村的5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充分展现他们文化水平高、素质好、脑子活、能力强的一面,积极帮助村干部谋思路、出点子、解问题,在试验区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了下派村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
创新队伍建设管理,使基层党组织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弦山街道党工委在党员干部队伍教育、培训、管理上,大胆创新,以增强“四种意识”为总抓手,建立健全党员干部教育管理长效机制,队伍建设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着力增强责任意识。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切实加强责任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将责任意识自觉融入到各项工作当中,履行好岗位职责。
着力增强廉政意识。制定《关于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和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办法》,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自律、自省、自重、自警,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着力增强服务意识。街道党工委要求党员干部在农村工作中,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成为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的贴心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的帮扶人。
着力增强争优意识。街道党工委引领党员干部在各项工作中创先争优,用创新的工作方法,实干的工作精神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近两年,街道党工委为加强干部队伍教育管理,先后出台工作制度12项,培训党员干部1100多人次,干部素质明显提升,在创先争优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向心力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