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高师建 刘玉玲)今年以来,浉河区老城党工委十分注重加强党的建设,“四心”连动是其主要特点。

多渠道安“家”——安心。面对接转的400名下岗失业工人这一新情况,老城党工委积极帮助其中的党员“安家”。党工委要求各个社区全部建立下岗失业人员台账,除了写明下岗失业人员15项基本情况外,对下岗失业党员的再就业情况和流出情况进行详细登记,使全部下岗失业党员接转手续规范化,过上正常组织生活。滨河轩社区支部建立了下岗失业党员管理站、接待室和活动室。

多方面沟通——连心。党工委一是建立挂包联系点制度。办事处党政班子成员分别联系1个社区党支部,在充分发挥把关定向作用的同时,支部书记担任挂包联系责任人,设立记录簿,实行“一对一”或“一对多”挂包联系。二是设立下岗失业党员管理信息卡。三是对下岗流动党员办事处劳动保障所和社区支部通过电话、上门、书信寄送各种学习材料和劳动就业信息,保持双向经常联系,为其排忧解难,送去温暖和关心。

多角度服务——暖心。党工委要求各支部积极开展“心系下岗失业党员、为党员排忧解难”主题实践活动。一是多方奔走,积极协调区劳动保障局、在职党员等筹措资金,在劳动保障所设立“下岗党员互助金”,作为下岗失业党员再创业的启动资金。二是办事处党工委牵头开展的“爱心援助”活动。在辖区单位及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使办事处100多名特困群众、党员得到爱心援助。三是依托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再就业培训中心等机构开展的“爱心大行动”,举办各种技能培训,为下岗失业党员及时充电,为辖区12名下岗失业党员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多形式学习——齐心。党工委一是开展“一对一”,“手拉手”帮学。滨河轩社区流动党员小分队定期为老弱病残党员送去支部学习计划安排表、教育读本和学习笔记;解放社区党支部为瘫痪党员指定专人帮学。二是在外出下岗党员中开展“四寄四送一反馈”活动,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和学习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