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然

“七夕”刚过没多久,马上又要迎来我们的“双节”——国庆节和中秋节。国庆节自不待说,那是新中国的诞辰。而月余之间就遇上了两个国人的传统节日,这既要感谢老祖宗为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节庆,又要感谢这个时代为我们营造了国泰民安的和谐氛围。但感谢之余,不免又有些纠结:那就是“洋节”的“热销”和“国节”的冷落。

按理说,作为80后,笔者是不应该有这种纠结的。但从笔者记事起,只知道一年一度的春节还算是热闹,全国人民都在欢天喜地地过,而对其他节日就没有什么记忆了。此后,扑面而来的便是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一个又一个的“洋节”。这些节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传入大陆已经很难考证,但毋庸置疑的是,自“洋节”传入中国后,便迅速被国人接受,有些还变成了每年都值得庆贺的日子之一。一个时期以来,当一个个“之一”的“洋节”在被时尚打包“卖”给我们后,春节以外的传统节日,我们这些本来就不甚明了的新一代和下一代,几乎就不记得了。印象深刻的是,“洋节”的出现和它给国人的生活所带来的悄然变化,让人们有喜有忧。喜者多为年轻一族,其次便是商家和旅游部门;忧者则以中老年人居多,他们在竭力呼吁要呵护传统的文化种子。前不久,有人就曾惊呼呐喊:抵制“洋节”,挽救传统节日,要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端午节”作为“申遗”项目,请求世界级的保护!

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时代,抵制“洋节”是可笑的,“抵制”首先要从文化的根基上认清“洋节”的内涵。比如感恩节,是美国和加拿大为了感谢上帝赐予的丰收;还有圣诞节,那是基督教或天主教众的节日……中国的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则有着深刻的人文内涵和文化传统,其中流淌着祖先们浓郁的价值追求乃至理想信念。从这个角度上讲,一个民族如果丢掉了自己的文化传统,无异于丢掉了自己的根和魂。魂没有了,何谈躯体?

故而,一味排斥“洋节”是不可行的,而一味呼吁保护“国节”也是乏力的,关键在于行动。比如近些年,随着我们国家世界地位的提高,以及中国文化的价值型输出,现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也走出了国门。美国纽约州将大年初一定为法定节假日并率先实行鞭炮“禁改限”、法国巴黎为迎春狮子点睛贺春节、澳大利亚悉尼每年举办的中国新年庆典活动、巴西学中国人倒贴“福”字以求好运等。但与此同时,很多外国节日也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很多年轻人盲目“接受”,与我们传统的节日形成对立,感觉过“洋节”才有意思,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如何让我们及后人“崇洋”但不媚外,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文化的准备和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