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今年9月是第23个全国“质量月”,活动的主题是:“宣传贯彻《质量发展纲要》,推动建设质量强国”。今年出台的《质量发展纲要》,是继1996年我国实施《质量振兴纲要》之后,第二部从国家战略层面上颁布实施的质量中长期发展规划。从“振兴”到“发展”可以看出,质量兴国、质量强国已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全国“质量月”是一项旨在提高全民族质量意识和质量水平的全国范围内的质量专题活动。实施质量立市战略是我市“勇当中原经济区前锋、全面提升魅力信阳建设水平”的有效举措。为扎实开展2012年“质量月”活动,市质量立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联合《信阳日报》开辟“学习贯彻《纲要》,建设质量强市”专栏,以访谈形式介绍各县(区)在开展质量立县(区)方面的做法及成就。该专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观点与事实相结合;职能与做法相结合;形式与内容相结合;声势与效果相结合,努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本报从今天开始,将陆续刊发该栏目这方面的稿件。

□本报记者 王 博

刚履新新县代县长不久的吕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语点题:“质量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

他说,新县实施“质量兴县”战略,抓基层、打基础,建机制、严监管,创品牌、树形象,促进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全县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河南省著名商标2个,河南省名牌产品6个、河南省优质产品1个;培育省级农业(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家,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荣获省长质量奖,实现了全市省长质量奖零的突破。

结合今年出台的《纲要》,吕旅阐述说,质量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没有质量的经济是没有生命力的经济。他介绍,该县树牢质量至上理念,始终将质量工作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坚持走质量兴县、质量兴业、质量兴企之路,以质量促发展,以质量增实力。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按照科学的质量观要求,正确处理好质量与速度、质量与效益的关系。以“3·15”消费者权益日、世界计量日、“质量月”等为载体,广泛开展主题讲座、名优产品和优质工程展示、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等活动,提升全民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形成了人人关心质量、重视质量、参与质量管理的浓厚氛围。此外,投资500多万元,建成省级计量认证的检验检测技术机构6家,有效满足了全县食品药品、农副产品、工程质量等54大类169个项目的质量安全检验。围绕打造现代企业集团,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深入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名特优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了筑牢质量安全防线,全县严格实行质量准入制度,积极开展QS认证,全县22家食品及相关产品、化妆品生产加工企业全部获得生产许可证,小企业(作坊)与县直职能部门均签订了质量安全承诺书。严格实行质量退出制度,对不具备准入条件、不能保证质量安全和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企业,依法强制退出;对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坚决依法取缔。严格实行质量奖惩制度,将质量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设立县长质量奖,县政府拿出专款120多万元,对获得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县长质量奖的企业和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进行重奖。通过实施“质量兴县”战略,县域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9.4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8亿元,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力在全省108个县(市)中位居第39位。

围绕“引擎”话题,吕旅谈到,民生连着民心,民生连着民意。质量不仅影响企业品牌的打造、产业效益的提升、发展成果的巩固,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快“两不三新”协调健康发展,更好关注质量、重视质量、保证质量。今年,该县出台了《关于实施“质量兴县”战略的意见》等系列文件,明确了今后5年到10年全县质量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将质量兴县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该县紧紧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质量问题,从细微入手,从源头抓起,严格质量监管,确保群众吃得放心、用得舒心、住得安心。

具体到该县的实际,吕旅说提升质量工作着重抓好五个方面的监管。即:围绕企业生产抓监管,支持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建立健全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出厂检验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积极申请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围绕安全消费抓监管,建立质监、工商、公安、农业、卫生等部门综合执法机制,大力开展食品、药品、农资市场整顿,重点查处“地沟油”、“瘦肉精”等扰乱市场秩序、危害群众安全的违法行为,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多年来,新县未发生一起因质量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被评为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围绕民生工程抓监管,加强对道路交通、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危房、保障房等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质量监管,严把规划设计关、施工监理关、竣工验收关,保证投入不减少、标准不降低,严防“豆腐渣”工程,全力打造放心工程、民心工程。围绕旅游市场抓监管,紧扣吃、住、行、游、购、娱六大环节,强化日常监管,认真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改,重点抓好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旅游安全,让广大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游客投诉率始终控制在0.5‰以内。围绕生态环境抓监管,以创建国家生态县为抓手,积极推进林业生态建设,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确保环境质量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