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宗彪

奥运的喧嚣已经散去了一段时间。坦白地说,从个人偏好来说,我并没有特别注意这次“举世瞩目”的伦敦奥运会。当然,比赛的盛况,金牌的块数,我还是知道的。因为一段时间里,报纸、电视、网络甚至手机报上,奥运会的信息都滚滚而来,势不可挡,想自外于这场运动会,几乎是不可能的。

奥运的一枚枚奖牌所激起的激动与自豪,对许多人来说都难以忘怀。但盛会狂欢结束,大部分人重新步入庸常生活的时候,我想,除了激动,我们应该有些更深的思考、更直接的实践。

据说,曾经令国人激愤并曾促动国人在激愤中奋起的“东亚病夫”之说,来源之一,与今天让我们激动的奥运会直接相关。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国派出了140余人的代表团,申报近30个参赛项目。结果,在所有的参赛项目中,除撑竿跳高选手进入复赛外,其他人在初赛中即遭淘汰,最终全军覆没。代表团途经新加坡回国时,新加坡当地报刊发表了一幅外国漫画讽刺中国人,题为“东亚病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从1984年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实现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到2002年2月大杨扬在盐湖城冬奥会为中国实现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再到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我国始终位居金牌榜和奖牌榜前列,真正是一种历史的回应,将旧日的屈辱记忆击碎。

但转念想来,对这种侮辱性的贬称真正彻底的回应,恐怕还是要国强、民强,不能仅仅是奥运会能否得奖牌这么简单。奖牌重要,但如果奖牌能够唤起我们全民强身健体的体育热情和精神,才更重要,更值得欣喜。

一场奥运盛会,我们为运动员的艰苦训练所感动,为运动员的优异成绩所激动。但如果盛会过后,运动员们将奖牌锁进陈列柜,如我等普通人,依旧埋头过自己的生活,那么,奥运盛会的意义也就要大打折扣。因为我觉得,不管国家是否算体育大国、强国,如果国民身体素质不佳,哪怕号称是最强大的体育国家,也没有任何意义。

我总奇怪,那么多的人,听到“东亚病夫”的言论,能十分愤慨,听到金牌得而复失就大怒,而自己却早处于亚健康状态,却又浑不在意——这种矛盾的情况,总是让人感慨万分,心生忧虑。我想,就是金牌全部都给了我们,看看周围这么多的小胖墩、大胖墩和中年未老先衰者等,我们不应该有所思考和改变吗?

奥运金牌值得激动,但健康才是我们每个普通人自己的金牌。它不能由旁观欢呼得来,而只能由踏实的健康意识、体育锻炼争取而来。饭后走半小时、一小时,不坐电梯走楼梯,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基本上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吃饭勿求太饱,喝酒不要过量,也不是什么难事。哪怕是最紧张的工作中,有意识地站站脚、伸伸腰,总是可能的。但是,有多少人有锻炼的意识?不管哪个城市,晨练的,总是以老人为多。病从饱中得,健从动中来。这些常识大家都明白,但是,能认真实践的又有几人?

与其眼巴巴地盼望金牌增多,不如加强自身锻炼,增进健康。与其一味大骂金牌至上的体育政策,不如从培养自身的良好生活习惯做起。坐而论道,不如身体运动。从根本上说,在一个人人都热爱运动、身体健康、充满活力的国家,每个人本身都是一块金牌——这才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真正的体育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