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炜

新学期,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在经过长达两个月左右时间的休息后,其心理状态和作息规律,其实和学生们一样,都同样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也需要“收心”!

如何更好地“收心”,尽快投入到新学期的工作中,笔者认为,以下几点不可或缺。

首先,要有一颗为人师表的敬畏心。师者,表率也,榜样也。为人师表者,其言其行当为学生之楷模,但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要率先垂范。一直以来,社会把这一重任赋予了教育工作者,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学生性格的主要塑造者,就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规范的行为。基于此,为师者就必须有着对这个职业的敬畏感,始终保持一颗为人师表的敬畏心。新学期伊始,教师要及时调整好生物钟,以身作则,处理好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关系,迅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试想,如果老师自己仍处在松懈的没有规律的生活中,或者根本就不把自己当做是老师,怎么能很好约束学生的言行,又怎么能教育好学生呢?

其次,要有一颗教书育人的责任心。作为老师,教书育人是天职。教育来不得半点虚假,在经历漫长的暑假后,一些老师可能对自己的职业或多或少地有了淡化感,放松了对教育的忠诚和无限热爱的职业操守的一份坚持,缺少了这份坚持,也就会忘却自己身上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教书育人”首先要“育己”,一个道德高尚、有着美好情操、真正从感情上关心学生的老师才能赢得师生的尊重。重温这些,老师就会时刻牢记使命,带着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的高度的责任心去做好本职工作,用责任心认真教书、好好育人。

再次,要有一颗坚守岗位的平常心。年复一年,老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一定的平淡性和枯燥性,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教师每天都要进行着大量的、琐碎的诸如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等工作。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教书育人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容不得功利化,这就要求老师们要把功夫用在平常,守土有责,以奉献为乐趣,也只有真正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才能切实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每年在这个时候,各个学校都会召开“教师收心会”,会议的内容大都是学习上级文件、强调上班纪律、宣布工作安排、组织学习备课,当然这些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希望“收心会”上让老师们讲一讲暑期的趣事、谈暑期的心得、展示暑期的收获后,也要和老师们谈谈要有一颗为人师表的敬畏心、要有一颗教书育人的责任心、要有一颗坚守岗位的平常心,勉励、引导并督促老师正确看待自己的职业,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幸福愉快地工作。这样的“收心会”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