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 炜

我去台湾的当天,外公就很郑重地告诉我说,以后一日三餐都在外面吃。我心想,也太客气了吧,又不是住一天两天,20天还要出头,天天在外面吃,太破费!看出我心思,外公笑着说:这不比家乡,在台湾,做着吃比买着吃要贵,所以都不喜欢做饭,就是在家吃也是买了半成品后,回来加工一下。

外公此言非虚。此后我在台期间,基本上都是在外面吃的,也就有机会对台湾饮食文化进行较多的了解,只是没想到了解是从第一餐就没吃饱而开始。

在台湾吃的第一餐,是在外公家斜对面的快餐店。自己选菜,但又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自助餐,老板在一长溜的菜尽头处守候着,到了他这里,他发给你筷子,同时根据你所取食物的多少结账。养成良好习惯的我把这里当成是家乡的自助餐了,只想到吃完再取,所以就没一次性拿太多的菜,没料到取了就要算账,一结账160元新台币,着实吓了我一跳:台湾的物价真是领教了,就这么一点点饭菜,要是在家乡,也就相当于要15元的盒饭吧?!

楼上楼下都安装有壁挂电视,人们一边吃饭一边看新闻。电视声音不大,人们吃饭时也不怎么说话。偶尔有人说话,声音也很小。我注意到,用餐时,人们都很小心,把吃过的东西,自觉放在准备好的盘中;用完餐后收拾好,倒在店家准备的一个固定的垃圾桶中,不仅如此,每个人还将自己用过的餐具,在旁边的水龙头前用洗洁净清洗干净,放在店家统一指定的地方,然后才离开。离开的时候,刚坐过的位置上干干净净,不需要专人来清理。楼上楼下能容纳数十人的快餐店,就只有老板一个人,连一个员工都没有。我边吃边琢磨,这种情况在大陆那边是不可思议的,哪有这么做生意的呢,再怎么着也得有个老板娘吧!再怎么省也得请两个小伙计吧?这样没有一丁点服务意识的餐馆,在大陆还不死翘翘?

后来,经常在外就餐的我,就对台湾的这种现象见怪不怪了。在台湾,由于人们大都在外就餐,所以台湾的快餐业发展迅猛。至于用餐时的良好习惯以及没有过多服务生的现象,多年来一直就是这个样子,没有哪个觉得有什么特别,更不觉得有什么不应该。

由于第一餐没吃饱,到第二天再去类似的快餐店吃饭时,我不再客气,一次性要了320元新台币的饭菜,才算吃了个囫囵饱。

过了两天,心细的二姨丈带我去店名叫“吃到饱”的快餐店。这样的店就和大陆的自助餐类似,进门就是460元新台币,大人小孩都是一个价,里面物品丰富,还准备有几大桶各类冰淇淋,随便吃,吃到饱。即便在这样的店里,我发现食客们面前取的东西也不多,我注意到,准备的有饮料,有葡萄酒,但没有白酒。在台湾,快餐店、大小食府很少有资格供应白酒和烟(这两项属于专卖品),这让我感到不解:在大陆,请客吃饭,不拿烟酒还能算请客?如此高税收的产业,台湾人就一点不当回事?

听说我来台湾,几位信阳籍的老乡特意请我去吃台湾正宗的“我家牛排”,好像也是400多元新台币,除了主打的各种牛排外,也准备的有冰镇各类冰淇淋,还有好多的特色饮料,好多都叫不上名字。本来就不大习惯吃牛排的我,再加上贪吃了饮料和冰淇淋,肚子是相当的不舒服。我心里埋怨开了,哪有这么做生意的,好好卖你的牛排就是了,搞这么多的冷饮做甚?

在台湾吃的惟一一次大餐,是在台北101楼上的一个饭店。台北101是目前世界最高的建筑之一,自然也是游客观光的好去处,观光购物之后,就要用餐,地下室准备有全台湾的小吃,楼上的饭店则比较高档。说实话,再怎么高档,我都不稀罕,吃什么我更不在乎。只因一听说是世界第一高楼,有恐高症的我心里就犯嘀咕:在这么一个地方吃饭,可不是啥好事情啊,要是有恐怖分子挟机来撞怎么办?又一想,不会呀,台湾和美国关系好,和日本关系也不赖,被恐怖分子袭击的可能性应该不大,我找高人算过不会开打才来台湾的,来台湾这几天也没少拜拜,应该受到各路神仙关照才是啊。

因为胡思乱想,究竟是在台北101的哪个楼层,什么饭店,吃的又都是些什么,我统统没记住,那次就餐就成了我在台期间吃得最闹心的一顿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