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 锐 见习记者 潘 艳
“我在工区路住了二十多年,要说变化,我最有发言权。过去我们这个家属院随处是垃圾,污水四溢,整个家属院基本没有公共绿地。现在好了,家属院划归社区管理后,不仅有了垃圾池,而且也有了公共绿地。最大的变化,就是到社区办事方便了。以前,办低保还要自己跑,现在,只要给社区说一声,将相关资料交给社区,一天就OK了。”说起车站办事处工区路社区的变化,社区居民卢明亮娓娓道来。
在浉河区车站街道办事处工区路社区,社区主任严杰告诉记者,过去,“公章靠背,工作靠嘴”是我们居委会最真实的写照。在我们社区居委会刚成立时,因没有办公用房,只好借用化工厂的厂房。由于厂房地势低洼,只要下雨,办公室内就到处是水,久而久之,办公桌和椅子都发霉了。如今,社区居委会不仅有了200多平方米的固定办公地点,新配置了办公桌、复印机、档案柜、电脑及空调等设备,而且,社区的办公经费也从无到有。社区居民不仅有了自己的活动室,而且社区还开设了“六室一校”,即生殖健康诊治室、温馨室、计划生育办公室、视听室、阅览室、档案室和人口学校。严主任还告诉记者,为了丰富辖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我们把有文化特长的人员组织起来,专门成立了社区文艺演出队,并定期为社区居民演出。现在,在社区里,基本上什么都能“搞定”。要看小病,到社区医疗室,要娱乐,到活动室,要健身,我们有健身广场。
对社区的变化,住在这里的居民有切身感受,而感受最大的就是,社区已经从过去的“从前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年代,过度到了“小政府、大社会,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新时代。据严杰介绍,自社区成立至今,社区先后投资40多万元,对过去的家属院及社区基础设施进行彻底维修和改造。仅近两年。社区就硬化路面1126平方米,粉刷墙壁2458平方米,清理垃圾杂物200余车,封闭垃圾道105个,疏通整修各类给排水设施1300多米。为了确保社区安全,居委会还先后整修了社区的大门。另外,社区还多方筹资20余万元,先后制作了10米长的健康教育知识长廊及两处广告宣传栏。为了让社区居民有自己的休闲娱乐场所,社区还通过从上级争取一点,从社会集资一点的办法,先后修建了50多平方米的老年活动室及社区居民健身广场。同时,还先后整修维护花坛40个,栽种各种花卉观赏树木1000余株,并新增了400多平方米的公共绿地。
社区居民卢明亮告诉记者,现在,我们社区的党员,都是编组登记、入网补录。不管是对军转干部管理,还是对育龄妇女实行免费健康检查、咨询,社区一律实行全程跟踪服务。而对那些符合国家政策的养老、医保、低保人员的事务,社区都会按照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给予办理。如今,我们打心眼里支持社区工作。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