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振国
多年来,对于毛泽东何时在信阳接见时任地委领导人一事,众说纷纭,谜团重重,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完整的说法。最近,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追踪这一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终于有了新的发现、新的收获。
信阳是河南的南大门,1965年以前辖现信阳、驻马店两个地级市,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新中国建立前,周恩来总理曾于1946年到达今大悟县宣化店,而宣化店历史上归属罗山县。1930年11月,在宣化店召开了罗山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和中共罗山县党代会,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机关就设在宣化店。刘少奇在抗日战争初期,到被当时称为“小延安”的确山县竹沟,工作、生活了很长时期。1947年秋季,刘伯承、邓小平率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1981年6月至1987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后改称为总书记)的胡耀邦也曾于“文革”中的1969年6月至1971年10月,由团中央第一书记被下放到潢川县团中央黄湖农场当了一名普通的“五七战士”,也就是一般的农工。徐向前、李先念、王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早在大别山区就留下了很多战斗的足迹。我之所以罗列这些,是想说明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与信阳这块红色土地的因缘际会,情深谊长……
下面,具体说说毛主席到信阳。
路宪文,男(1919-1993),山西陵川人,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曾任信阳地委书记五、六年,1960年因“信阳事件”受到严重处分。他后于1975年重新加入党组织,1979年12月调任河南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校长(行政12级、副厅级待遇),1983年离休,1993年9月病逝于焦作。作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当事人(时任信阳地委书记、一把手),在1992年接受党史工作者专访时,他回忆说:
1958年的深秋,毛主席路经信阳,专门接见了信阳地委和专署负责同志,使信阳干部有机会亲聆主席的教诲。
(11月2日——10日,毛泽东主席在郑州召集中央工作会议,即第一次郑州会议,开始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问题。——括号内文字由笔者注,下同。)
毛主席到郑州时,我们已经知道了。省委又电话通知让我们做好沿途护路的保卫工作。主席沿路又先后接见许昌地委书记赵天锡,遂平县委书记赵光、县长蔡书全等。主席乘坐的专列到达信阳时已是夜晚,停留在信阳铁路的一个叉道上。听说毛主席要接见我们,大家都很高兴,当时在家的副书记都去了,有杨玉璞、王达夫等,我把他们一一介绍给主席。主席身穿灰色中山装,脚穿棕色皮鞋。见到我们,忙迎过来,伸出温暖的大手,同大家一一握手。车上随行的是罗瑞卿同志(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公安部部长)。
待大家坐定,主席第一句话便问:“你们的人民公社会不会垮台?我听说好多人民公社是空架子,挂人民公社的牌子,土地、经济还没统一。你们是不是也光挂个牌子,垮了垮不了?”
我回答道:“我们这里的人民公社不是花架子,做到了劳力、土地、资金、财经等方面的统一。现在正派干部下乡充实、加强领导,做巩固工作,垮不了。”
主席用很高的声调说:“不对,你说不垮台就可能垮台,你思想上准备垮就不一定垮台。思想上已准备垮台,就会派人去做工作,工作做好了,就巩固了。你脑子里没有准备,工作放松了,就会出现问题。”
主席阐述了这两方面的辩证关系,使我们很受启发。接着主席又问及信阳的历史情况。
主席饶有兴趣地讲息夫人、孙叔敖的故事,问蔡国、息国现在是啥地方,我们一一做了回答。
谈起孙叔敖治水,我们想起了一件事,便向主席作了汇报:淮委会修安徽正阳关闾河大坝,淹了我们几个县,一直停工没有解决。
主席听了马上说:还有这样的事情,请谭震林同志(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主管农村工作),会同河南、信阳、阜阳的同志一起解决。后来,信阳张树藩专员到武汉,由谭震林主持搞了退赔,具体数字我记不清了。
毛主席在信阳停车一个多小时,对如何建设人民公社作了重要指示,给信阳人民以亲切的关怀。我们回去后向干部、群众作了广泛传达,对信阳的干部、群众是一个莫大的鼓舞……
以上,就是当事人路宪文回忆的全过程。但具体时间仍然不详。
为此,我查阅了官方出版的、最具权威性的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2003年第一版《毛泽东传》(1949——1976)。该书由逢先知、金冲及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下卷第899页写道:
“毛泽东(1958年)11月13日下午离开郑州,15日凌晨一时许到达武昌。在郑州期间和去武昌途中,毛泽东继续向一些地委、县委、公社的负责人作调查”。
毛主席究竟是什么时候到信阳的?主要当事人路宪文回忆说是:1958年的深秋;《毛泽东传》则没有详细写明。但是,综合、比较、分析这两处文字所传递出的信息,我得出的结论是:毛主席在信阳火车站专列上,接见时任信阳地委书记路宪文等人的时间,应为:1958年11月14日的上半夜。
一家之言,不知对否;抛砖引玉,欢迎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