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工作情况
一、认真履行监督职能
突出重点,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常委会集中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计划、预算、审计报告,审查批准2010年市级财政决算,提出加强经济运行调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等意见和建议,并督促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作出了批准信阳市非税收入管理局向河南投资集团贷款两亿元用于工业城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定,以推动工业城改善投资环境,提升招商引资水平,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重点视察了我市“十二五”电网规划编制和开局工作情况以及淮、息、固高速公路的建设进展情况,对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向市政府反馈、交办视察、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工作落实。
抓住难点,促进“三农”工作扎实开展。常委会积极督办“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建设水利强市”的议案,要求保护和利用好水利这一战略资源,兴利除弊,大胆改革,发挥水利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听取审议了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审议意见办理情况、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核心区建设情况等报告,对罗山县滨湖万亩生态园林项目进行了调研。通过这些工作,努力推动水利基础设施和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等相关工作的开展。
关注热点,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政府及有关部门根据常委会的审议意见主动组织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听取审议全市学前教育工作情况报告,就发展公办幼儿园、加大学前教育财政经费投入、提升幼教师资队伍素质、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等作出审议意见。组织开展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要求政府及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和改进各项工作,建立保障安全、保护权益、保证质量的长效机制。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进行调研,并做出相应的审议意见,促进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实施。
着力焦点,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听取审议了市政府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情况的报告。持续开展矿产资源法、南湾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的执法检查。开展了以“关注农村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信阳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通过大力宣传环境保护事业,督促处理一批环境违法案件,进一步提高全民环境资源保护意识和环保法制观念,为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和良好社会环境。
重视敏感点,力促社会和谐稳定。听取审议了2010年行政监察工作情况的报告,要求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抓好廉政建设、作风建设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工作,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听取了民族宗教工作情况的报告,并作出专项审议意见。听取审议了市中级人民法院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监督、确保司法公正情况的报告,市人民检察院深化诉讼监督、确保执法公正情况的报告。继续组织代表视察法院庭审活动。认真受理人民群众控告申诉案件,对刑事诉讼“另案处理”情况进行调研。认真督办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全年共受理来信来访395件,信访督办案件结案率100%,为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正确决定重大事项
决定规划纲要。常委会在充分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提请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科学规划我市“十二五”时期的发展蓝图,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对全面提升魅力信阳建设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决议法制宣传。常委会作出的关于开展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对开展“六五”普法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进一步推动了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决定电网规划。常委会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针对我市电网存在的全网供电吃紧、中心城区变电容量偏小、农村电网建设标准偏低等问题,作出了关于信阳市“十二五”时期电网规划建设的决定,明确了未来五年我市电网建设的主攻目标,提出并监督落实开局之年的建设重点。决定城市规划。常委会在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高铁站前广场规划建设情况的报告后作出专项决定,要求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为目标,遵循以人为本、突出地方特色、突出主题的原则,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关系,做好规划的修订完善和项目实施工作。决定干部任免。常委会坚持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相统一,认真行使人事任免权,全年共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01人(次),为我市地方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转提供了组织保证。
三、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为代表提供服务和保障。常委会注重加强代表培训教育,增强代表履职能力;注重加强与代表沟通联络,坚持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接待代表制度,坚持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坚持走访慰问困难代表,坚持做好代表来信来访工作,密切与代表联系;注重拓宽代表信息渠道,为代表知情知政服务;认真做好代表工作档案室建设,规范代表档案管理。为代表搭建载体和平台。去年共有16批次、180余名市代表被邀请列席常委会有关会议,参加各类视察以及执法检查,参加政法系统专业性座谈会,参与行风政风评议、监督以及其它政务性活动,有效发挥了代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作用。加强议案建议办理。常委会通过不断加强和改进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切实解决了一批代表和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例如,落实好全市财政供给人员地方性津补贴,既是广大代表在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的一项重点建议,也是大会主席团审查通过财政预算报告作出的一项重要决定,常委会为推动这项决定的落实,逐县区开展了财政保障能力的调研,3次作出审议意见,进行了持续不断的跟踪督办。经过各级政府及财政部门积极努力,至去年年底,十县区津补贴均按政策调升,市直全部填平补齐,两个区与市直终于实现了同城同酬。
四、精心指导县乡人大换届
常委会及时传达贯彻上级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学习班精神,召开换届选举工作座谈会,举办换届选举工作培训班,进行全面部署和专题培训。同时,依据换届政策和有关法律规定,作出关于全市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有关问题的决定。围绕换届选举中的关键环节,深入县乡进行调查研究,及时解决问题。按照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要求,指导换届选举工作稳妥开展。至6月下旬,县乡人大换届选举任务已全部完成。全市共选出新一届市代表538名、县区代表2760名、乡镇代表11644名。基层一线代表、妇女代表等比例较上届有所提升,代表素质有明显提高。同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县区、乡镇人大、政府班子和县区法检“两长”。
五、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常委会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班子自身和机关的政治理论学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思想,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通过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九次党代会和市四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增强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政治观念、大局观念、群众观念,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加强作风建设。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主题教育活动,弘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精神,坚持重实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通过多种方式听取群众意见,深入了解民情,广泛集中民智,充分反映民意,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的满意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对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进一步树立了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加强人大理论研究和新闻报道工作。注重对外联系与交往,积极参加省内外举办的研讨交流活动,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提高。组织完成了市二届、三届常委会十年履职文献汇编即《民主与法制的实践》编纂出版工作,为我市民主法制建设留下了一部分类齐全、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长达190万字的重要历史文集。在中央、省、市各类媒体上大力报道我市各级人大机关和人大代表在依法履职、推动发展、关注民生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进一步密切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有力地扩大了我市人大工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