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新江代市长在报告中指出,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五年。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加快三大跨越,建设魅力信阳”的奋斗目标,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积极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团结奋进,真抓实干,战胜了特大洪灾、特大冰雪灾害和严重旱灾,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全面完成了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奋进的趋势、跨越的态势、崛起的气势。
——经济发展总体持续,综合实力跨越提升。生产总值保持两位数增长,总量由588.4亿元增加到1276.8亿元,人均突破3000美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44.3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445.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12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1266.7亿元,均较2006年翻一番;全市出口总值1.8亿美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85.6亿元、利润67.5亿元,均较2006年翻两番。
去年是市三届政府的收官之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1.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0%,增速居全省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8%,居全省第6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2%,居全省第7位;进出口总值增长85.5%,居全省第2位;“双十”工程顺利实施、圆满完成。
——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集聚成效显著。规划建设了15个省定产业集聚区,累计完成投资突破1000亿元,入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3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1%;中心城区以高端制造、新型建材、绿色食品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电子信息产业加快集聚,信阳电子产业园正在崛起,国际家居产业小镇落户信阳;河南省鸡公山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新县省级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施了投资千万元以上重大工业转型升级项目437个,已有252个建成投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到78.5%,提高23.2个百分点,工业化率提高到34.9%;高技术产业规模五年翻两番,年均增长34.8%,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12个百分点。生态经济、劳务经济和商贸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业等有了新的发展,二、三产业比重达到74.2%,节能降耗目标圆满完成。全面实施质量立市战略,累计荣获国家级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省长质量奖1个、市长质量奖6个,信阳毛尖上升为国家标准。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各类科技项目520多项,“豫南稻区籼改粳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列为省级重大科技专项。
——改革试验放大提升,“三农”工作稳步推进。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写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列为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粮食产量连续8年创历史新高,2011年达到115.9亿斤,分别占全国、全省的1/100和1/10强,是全国18个粮食产量超百亿斤的省辖市之一。茶产业迅猛发展,研发生产了信阳红茶,茶园面积扩大到180万亩,浉河茶叶产业集群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重点支持的三大农业产业化集群之一。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华英农业成功上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6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总量居全省第一。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信阳魅力日益彰显。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6.3%,五年提高7个百分点。城市框架不断扩大,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40多平方公里增加到近80平方公里,县城和小城镇建成区面积由295平方公里增加到430平方公里。城市形象大大提升,“六城联创”成果丰硕,成功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相继获得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中国创业之城、中国最具绿色竞争力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多项殊荣,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十佳宜居城市。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4107亿元,年均增长28.1%。沪陕高速、大广高速相继开通,石武高铁信阳段即将通车,淮息、淮固高速等重点项目快速推进,淮河淮滨至三河尖航运正式通航,信阳明港机场军民合用项目批复立项。全市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全部实现村村通水泥(油)路,公路总里程达到2.4万公里,位居全省第二位,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华豫2×66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建成投产,全市发电装机容量突破200万千瓦,电网规模、电力输送能力实现翻番。出山店水库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五大灌区技改和94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按计划全部完成。五年完成水利投资39.4亿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0万亩,解决农村饮水安全128.2万人。
——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五年实际利用外资6.9亿美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300亿元。全面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五年利用外资扩展到17个国家和地区,与6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36家国内外500强企业在信阳投资落户。信阳海关获批筹建,“大通关”机制进一步完善。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累计投入民生工程52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271元和6153元,较2006年接近翻一番。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财政惠农补贴达到63.5亿元。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城镇新增就业46.6万人,帮助困难人员就业5.7万人。支持回乡创业,共吸引3万多名成功人士返乡创办各类实体2.8万个,投资总额33亿元,带动就业10.6万人。新农保、新农合实现全覆盖,社会养老保险、城乡低保覆盖面分别扩大3.7倍、12倍,农村五保供养实现应保尽保,最低工资标准和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有了较大幅度提高。新建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31269套。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又有46.7万人实现脱贫。
——政府建设不断加强,发展环境更加优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公共服务集成管理水平全面提升,行政许可事项减少到162项,为全省最少的市之一。积极创新社会管理,严格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等民主决策程序,大力推行信访工作“四家工作法”,严格执行“五禁止”、“十不准”规定,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