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高起点施工的省道S339线
蜿蜒于青山绿水之间的新县旅游公路

□本报记者 成兆本 通讯员 刘炳辰

近年来,新县交通运输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四个重在,立足交通三个服务,抢抓机遇,务实重干,砥砺奋进,全面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狠抓交通人才队伍建设,勇当县域经济发展开路先锋。2007年以来,新县交通运输局及直属单位获国家、省、市、县表彰100余项,连续五年在全县绩效考评中名列前茅。

筑路强基勇当先

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命脉,畅通是服务发展的前提。近年来,新县交通运输局党委带领广大干部职工,抢抓国家实施红色旅游道路和农村公路建设两大历史机遇,奋勇争先,迎难而上,大打农村公路攻坚战,完善路网结构,拓展通达深度,提升公路等级,使全县交通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五年来,新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4.3亿元,每年新建、改建各类公路里程超过100公里,累计达到819.38公里,完成了辖区内所有省道的升级改造,提高了干线公路服务功能,拉开了交通战备公路建设序幕,巩固了村村通创建成果,打通了金兰山旅游公路循环网络,创建了县城至许世友将军故里、泗店项河至四槽门、箭厂河至陈店等红色旅游文明示范路,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撑,为县域经济发展当好了开路先锋。既实现了“十一五”交通事业圆满收官,又实现了“十二五”精彩开局。截至目前,新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080公里,其中大广高速35.22公里,国道1条(G106线)13.4公里,省道2条94.5公里,县道4条170.2公里,乡道43条380.9公里,村道385.78公里。与“十五”末相比,公路路网密度由34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66.6公里/百平方公里,行政村通公路率由15%提高到100%,受益人口由15万人提高到29万人,形成了一个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为骨架,以县道为支脉,以乡村道路为脉络,纵横交错、干支相连的公路交通网络。新县交通运输局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市公路工作先进单位”、“全县年度完成责任目标优秀单位”、“跑项争资优秀单位”。

管养一体保持续

在公路建设迅猛发展的同时,新县交通运输局坚持建养并重、管养一体,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巩固公路建设成果,创建文明示范路,公路服务功能和通行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一是路政管理固成果。以“建队伍、抓治理、强素质、树形象、保安全”为重点,积极开展路政管理工作,对全县公路实行分片负责、责任到人,加强路政巡查,大力实施国道、省道沿线违章建设专项治理,切实维护了路产路权,公路综合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年均上路巡查1300人(次),巡查里程4800余公里,查处各类违规行为415起,违规运输车辆300台(次),确保了全县公路安全畅通。二是文明示范造精品。以养护技术创新,养护队伍建设,养护品牌创建为途径,不断加强干线公路、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工作,全力创建文明示范路,打造精品线路。五年来,共处理干线公路翻浆6178.5平方米,挖补坑槽近1.6万平方米,灌缝6.4万米,整理边沟185公里,整理标准化路肩91公里,维修桥面610平方米,共补里程碑120余块,示警桩800余根,百米桩1500个,确保了干线公路全线绿化无空白。创建了S339省级文明示范路、县城至将军墓、泗店至箭厂河、吴陈河至陡山河等市级文明示范路12条,全长160多公里。新县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一直位列全市先进,2011年代表信阳市迎接了五年一度的全国干线公路大检查,并取得优异成绩;农村公路养护成绩连续几年居全市前两名,并代表信阳市参加了全省农村公路“好路杯”竞赛,被授予全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好路杯”先进单位,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

运输通达求实

“人便于行,货畅其流”是交通运输服务的宗旨。近年来,面对改革艰巨任务,新县交通运输局顶住压力,克难攻坚,狠抓运输行业管理,全力打造连接内外、畅通八达的客货运输网络。一是农村客运网络全面覆盖。按照省交通运输厅要求,实行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成立长安城乡客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将全县15个乡镇346台农村客运车辆纳入行业管理,实行“统一标识、统一运行、统一管理、统一营运”的新农巴士经营模式。经过多年努力,新县新农巴士营运模式已经形成,新农巴士保有量达到448台,其触角延伸到村组,便捷了农民,推动了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形成了城乡公交一体化雏形。其成果得到了省、市交通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并被兄弟市县所借鉴,湖南、江西等外省同行也前来学习交流。当前,新县农村客运班线发展到15条,日班次670个,行政村通班车率由“十五”末的30%提高到85%,客运量由“十五”末的82.6万人增加到462.1万人,已逐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相连、城乡一体、便捷安全的农村客运网络。二是长途客运有效衔接。经过多年发展,新县长途客运企业发展到2家,营运车辆47台,县际班线1条,市际班线3条,省际线路5条,基本满足了居民出行需求。三是城区营运秩序逐步理顺。由县政府牵头,多次外出调研并召开听证会,科学制定《城区客运市场清理整顿方案》,明确了“优先发展公交车、鼓励发展出租车、逐步减少三轮车”的方针,规范市场营运行为,扭转客运市场无序局面,维护了社会稳定。目前,新县共有出租车61台,公交车30台,城区公交营运线路8条,城区覆盖面达到90%,受益人口10万。新县交通运输局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行业管理先进单位”。

畅通保障展形象

平安是出行的基本保障,畅通是交通的基本要求。多年来,新县交通运输局安全保障队伍时刻紧绷安全弦,平时训练有素,物资储备充足,遇到紧急情况能够“拉得出、打得响、战得胜”,展示了交通队伍良好形象。一是春运责任担在肩。牢固树立“安全、畅通、优质、有序”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源头抓起”的方针,强抓各项安全制度落实,切实服务好春运各项工作。2012年春运,新县公路客运累计发车3.4万余班、加班车200班、包车181班,累计运送旅客37万余人(次),客运量同比增长65%,40天春运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连续多年出色完成了公路春运保障工作任务,受到了省、市、县政府的嘉奖。二是抢险保通走在前。2010年7月16日,新县遭受10年来的罕见洪涝灾害,全县公路水毁280处,路面损坏9万平方米,路基塌方及滑坡达15万立方米,倒塌石岸1.2万立方米,冲毁桥涵洞53处,农村公路大部分一度断行,给道路行车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危急关头,新县交通运输局应急队伍反应迅速、不等不靠,及时开展公路水毁排查,迅速调遣应急抢险队伍和机械,处置险情,连夜打通了干线公路多处塌方路段,确保了干线公路的安全畅通,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展现了交通部门公共应急处理能力的良好形象,受到了市、县两级政府的充分肯定。三是安保工程配套全。建立和完善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各项机制,大力实施安保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公路安全指数。在新建、改建各类公路时,优先考虑公路的线性和视角,对境内公路交通事故多发地段进行重点治理,设置相应的限速、识别标志和警示、禁令标志标线。五年来,新县共投入安保工程资金近1200万元,安装防护栏3000余米、警示桩5000余根、防护墩852个、广角镜35个,设置振荡标线3000米,修建防撞墙450米,涉及里程700余公里。新县交通运输局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安全应急工作先进单位”,并与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成功迎接了2010年全市交通安全工作会议在新县召开,新县被公安部和交通运输部等六部委授予国家平安畅通县,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安全保障。

强抓队伍促发展

新县交通运输局党委坚持以“五好基层党组织”、“五好共产党员”为标准,结合全局工作,大力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全县交通运输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一是打造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注重班子整体效能的发挥,打造“讲政治、讲团结、讲奉献”的领导班子,推动了全局三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协调发展,为各项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以创先争优、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为载体,积极发挥党委中心组的模范带头作用,形成上下联动、层层互动的学习机制,营造浓厚的争创氛围,全系统呈现出比学习、比团结、比贡献的良好局面。被授予省、市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市级“五四红旗团委”、全县“基层党组织中心组理论学习优秀单位”、“五个好”基层党组织、“联、帮、促”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二是培养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储备,制定《现代交通运输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完善激励机制,坚持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一起抓,着重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带动整个交通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全县交通运输系统共有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生13人,专科生108人,经济师6人,会计师2人,高级工程师5人,工程师27人。三是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政氛围。以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纪检监察巡查制和领导干部讲廉政党课活动为抓手,结合交通实际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在系统内部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打造清正廉洁的交通运输队伍,多年来没有出现一例违法违纪案件,被授予“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立足服务作贡献,跨越发展当先锋。新县交通人将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紧紧抓住大别山连片开发新的历史机遇,尽职尽责,脚踏实地,全力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实现新的跨越,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