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 炜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信阳旅游业依托资源优势,通过走出去招商引资、沉下来狠抓项目落地,培育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品牌,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和展示信阳形象的重要窗口。
“十一五”期间,中国港中旅集团与市政府合作开发鸡公山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打造中国山地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开展强强联合营销,“山水信阳、休闲茶都”的旅游形象通过国内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品牌效应不断扩大。突出核心景区引领,鸡公山、南湾湖、灵山寺、新县红色首府、商城汤泉池等成为国内外知名景区。围绕山、水、茶、红、泉、寺、根七大资源要素,深入提炼文化产品内涵,建成了山地休闲、水上泛舟、茶乡漫步、红色圣地、温泉体验、禅学修心、寻根拜谒等旅游产品体系,形成竞相生辉的局面。
发展氛围基本形成。“十一五”期间,我市把旅游产业作为全市五大战略支撑产业培育,出台了《中共信阳市委、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旅游立市”战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信阳市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三年行动纲要》和《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奖励暂行办法》等政策,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各县区党委和政府以旅游促环境、以旅游促经济、以旅游促发展,提出了以旅游“兴、活、强、富、立”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路,并赋予其实实在在的内容和更加有力的保障措施,形成信阳旅游发展的大区域格局。全社会对旅游产业的认识和重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营造了“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浓厚氛围。
旅游经济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信阳旅游产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各项指标与“十五”末相比实现倍增,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6个百分点,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综合实力位居全省上游。2006年至今,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3700万人次,年均增长18.8%,旅游综合收入达到85亿元,年均增长39.16%,是“十五”的3.39倍。2010年,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010.2万人次,同比增长13%,旅游总收入30.18亿元,同比增长39.5%。2011年,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160万人次,同比增长15.8%,旅游总收入43.2亿元,同比增长29.5%,占GDP的4%。
要素建设基本配套。“十一五”期间,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建设,新修建旅游公路800多公里,完善了景区通达线路;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国家4A级景区5个、3A级景区13个;新评定星级饭店25家,发展快捷酒店、商务宾馆、特色餐馆、农家乐饭店3000多家;成立旅行社及分社51家;研发了120多种以茶叶、华英食品、潢川贡面、柳编、剪纸、山货系列等为主的特色旅游商品;打造了不夜鸡公山、南湾湖茶艺等演艺项目。旅游要素发展基本满足了产业发展需求。
品牌优势明显增强。“十一五”期间,融合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特色,以亲水休闲、茶文化体验和内陆山地旅游度假区发展为重点,初步形成了“红”、“绿”两大旅游品牌、12条精品旅游线路和1日至7日游的旅游产品。成功塑造了避暑胜地、建筑博览名山鸡公山;中原地区最具吸引力的水上旅游、茶文化体验胜地南湾湖;大别山宗教文化旅游胜地灵山寺。新县鄂豫皖红色首府景区和金刚台、黄柏山、汤泉池、邓颖超祖居、王大湾会议旧址、净居寺、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西九华山等景区成为河南省重点景区。
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十一五”期间,按照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的原则,引入市场发展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通过资本运作,成功改制了鸡公山、灵山、黄柏山、西九华山等景区。通过引进锦江、中州国际、君悦等著名酒店品牌,注入现代管理理念,成功托管或改造了一大批酒店,实现了优势资源和优势资本的对接,有效解决了困扰我市旅游发展的资金、管理和人才等瓶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