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胡世武)近来,罗山县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基点,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创新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积极破解“规划怎么搞、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地从哪里出、利益怎么保、工作怎么抓”六大难题,强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县已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92个,已建成19个。
健全工作机制。该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挥部,统筹协调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各有关单位也分别成立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分工协作,上下联动,加大对新型社区建设工作的协调和督促力度。
科学合理规划。该县研究制订了《罗山县关于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导意见》、《罗山县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罗山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内容和标准(暂行)》,加强规划指导,主动为群众提供规划咨询服务。同时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未批先建等违法建设,确保新型农村社区有序稳妥推进。
完善支持政策。该县先后研究制订《罗山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新农村建设自求平衡的实施意见》、《罗山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银行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等支持政策,着力破解土地、房屋产权等制约瓶颈。大力实施村庄整治,加大了“空心村”治理,整合村庄规模270公顷,新增耕地面积251.05公顷。莽张镇蔡店村实行土地置换与实物补偿相结合的办法,对新村占用的土地,给予出让承包地的农户每亩400元的补偿,一次性补偿10年,并将退出的宅基地进行复耕。
拓宽融资渠道。2010年以来,该县共整合涉农资金1069万元,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2011年,县财政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840万元,用于对新型农村社区进行奖补。龙山乡积极探索“新村建房承建商+农民合作建房协会+农户”的合作建房新模式,降低了建房成本,协调了施工环境,实现了拆旧建新,解决了物业管理。通过合作建房新模式,该乡刘台惠民新村、邵洼盛世新村、桑园新村、龙山新村等4个新型社区的建设运行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