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泽元

在大学时代,陈杰就许下诺言:“我将来一定要去经商,让世界人都像知道比尔盖茨一样知道中国有个陈杰。”  

1997年,从大学毕业后,陈杰只身来到上海,在一家服装厂工作。2002年,在认真分析形势后,陈杰从亲朋好友那里借来了100多万元钱,创立了上海正润服饰有限公司。企业成立之初拥有工人70人,厂房面积1200平方米,年产值300万,业务主要集中在单纯对外加工,客户面比较单一。2004年,该公司做了第一次战略调整,从单一的代加工转换为可为客户设计的外加工阶段。从2004年起,该公司产值每年以40%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09年年底,外贸订单覆盖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年产量500万件,产值1亿元人民币。 

“无论岁月怎样流逝,无论环境怎样改变,都抹不去我热爱家乡的情怀。”这是陈杰2005年在上海一次同乡会上所作的真诚表白。陈杰是商城县鲇鱼山乡下马河村人。他热爱着这片土地,也努力寻求回报家乡的良机。在商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2007年,他返乡投资8000万元成立了商城县正大工贸有限公司。如今该公司拥有工人1000多名,厂房面积达到16000平方米,年生产能力达到800万件,年产值达到1.8亿元。

近6年来,陈杰多次奔波于上海与商城之间,充当起商城县招商引资的义务宣传员,动员和鼓励在外的企业家、经济能人、技术骨干回乡创业。2009年,在上海投资的商城县人杨家成有意回家乡投资旅游业,找到陈杰帮忙参考。陈杰鼓励杨家成回家乡投资,并与其一起进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最终杨家成确定在达权店镇投资开发月亮口旅游项目。

近年来,陈杰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支持家乡的新农村建设上,农网改造、道路建设、兴修水利、学校建设,他累计捐资数额超过了130多万元。如此慷慨之举,陈杰说起来只有三言两语,“我办工厂、做生意赚的钱,取之于社会,但最终还要回报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