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罗 辉 林 嵬

在河南省温县张姜镇马庄村村委会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张全村农田布局图。村党支部书记马栓牢自豪地对记者说:“自1990年以来,除了高速公路和南水北调等国家重点工程占地400多亩,全村1000亩耕地一分未减。”

被绿色农田环抱的马庄村是一个典型的中原村落,有499户,2010口人,但农业早已成了“副业”。在马庄村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着20多家企业,形成了以铸造、鞋业为支柱的工业结构,年生产总值达2.7亿元。马庄村有劳动力1500余名,除少部分从事个体经营外,有1200余名就地转移成了生活在新农村的产业工人,全村年人均收入达1万元,90%以上为工资性收入。

“马庄村人多地少,‘大包干’时人均耕地就不到一亩,在这么点土地上,既要保农业、又要兴工业,还要盖新房,只能在土地利用上精打细算做文章。”村支书马栓牢说。

翻开马庄村的耕地变化账,上面记录着马庄人在节约用地上的努力和创造。上世纪80年代,村里通过“拆旧(房)建新(房)”建起了两层楼、独家院的“排子房”,占地80多亩,却为村办企业发展腾出用地170多亩;上世纪90年代,通过对废弃坑洼地、砖瓦窑综合利用和生产路的复耕,又增加耕地70亩、建设用地70亩;2011年,马庄村“第四代新居工程”正式启动,计划投资1亿元,用3到5年时间,建设高层住宅楼20栋,打造土地集约、功能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不但进一步提高村民居住水平,还能腾出上百亩宅基地发展工业。

“废弃地整理出来给企业用,新民居靠旧村改造挖潜,耕地谁也不能动。”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五届马庄村党支部严守的铁规矩。

马庄村的麦田畦垄笔直,高抗矮秆小麦整齐划一,渐渐泛黄。村民张有强说,村里出钱组织种粮专业队“统一供种、统一犁耙、统一管理、统一收获,我现在一年花在地里的时间加起来才五六天,可每亩能打小麦1200斤,玉米1000斤,是标准的‘吨粮田’”。

村民张百臣说:“村里建有面粉加工厂,送去小麦,领回白面。家里只有两亩多地,可一年打下的粮食,足够吃两年。”

马栓牢说:“虽然村里人大部分变成了‘专业工人、业余农民’,但大家都把耕地当成个宝,因为那是全村最重要的看家资源。我们既要‘钱袋子’,还不能丢这‘粮袋子’。”

(新华社郑州5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