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财

对农历的节气,孩子们通常既不关心,也无兴趣,除非和某种“利益”挂钩,例如吃食和游戏。我小时候不喜欢甜的,所以不在意中秋和冬至,但立夏记得很牢,因为可以吃蛋,蛋在吃之前还有一些好玩的讲究,比吃蛋本身更令人期待。

总是在脱掉绒线衫不久,暖洋洋的时节,妈妈就要在箱子里翻找东西了。她找的是花花绿绿的彩线,用旧信封装着,放在衣箱的角落。妈妈喜欢摆弄针线,家里的枕套都是她一针一针绣出来的,做多了还送人。图案是买来的,用蓝印纸描在白布上,有花卉和小鸟,颜色要靠自己配。晚上,她坐在梳妆台旁绣花,无线电里唱着沪剧《星星之火》,她忽而唉声叹气,忽而泪水涟涟,手里的活儿却不耽搁。后来工作太忙,丢下了,但临近立夏,用彩线编几只蛋袋,是定规。

立夏那天,鸡蛋一清早就煮好了,刚拿到手还有点热。大人关照,蛋不能马上吃掉,要留到晚上才能吃,白天可以放在用彩线织成的袋子里,挂在脖子上,蛋袋下面的彩线随风飘拂。女同学碰头,就有一番美学上的比拼,男孩子却觉得样子滑稽,见了面反而腼腆起来。更要命的是,鼻子底下就是吃的,散发着淡淡的香味,但又不能吃,抵挡诱惑,毕竟需要毅力。进了校门,那鸡蛋和彩袋就给挪了地方,因为不能和神圣的红领巾并驾齐驱,只能屈尊在衣服口袋,或塞进书包。这番调整的后果大多不妙,不是敲破了蛋壳,就是弄坏了彩袋。疯了一天,等到可以吃了,蛋也冷了,人人都狼吞虎咽,究竟有多少好吃,我们一点印象也没有。

其实,立夏吃蛋就是图个新奇,至于口味,白煮蛋当然不及茶叶蛋、虎皮蛋和番茄炒蛋。那时候的鸡蛋不贵,但凭票供应,虽不算奢侈品,在餐桌上毕竟是道荤菜。难得在家里一起吃饭,妈妈总要煎几只荷包蛋,边上有点脆,里面的蛋黄很嫩,用酱油加糖烩一下,撒几粒葱花,又中看又下饭。里弄食堂里也有荷包蛋卖,青菜底,7分钱一客,但油水和味道都差些。有一年,阿娘(宁波人对祖母的称呼)从乡下来上海过春节,捎来两只母鸡,舍不得杀掉,就养在家里,没过多久,母鸡咯咯叫着,居然生蛋了。每天从鸡窝里把温热的蛋取出来,成了我们小孩的快事。蛋攒多了,妈妈就自己腌咸蛋,立夏吃的自然也丰富。不想乐极生悲,夏天一到,天气转热,鸡窝里的味道弥漫开来,隔壁邻居有意见了。爸爸说,影响不好,把鸡杀了吧。这话恰似晴天霹雳,我和姐姐妹妹都吓傻了。一连几天,我们不说话,希望用无声的抗议改变局势,两只鸡也好像预感到什么,虽然照样生蛋,对我们却显得格外依恋。动手那天,我们都哭了,白斩鸡端上饭桌,我们一块也没有吃。

现在才知道,立夏那天吃蛋是浙江嵊州一带的习俗,人们相信吃蛋拄(支撑)心,吃笋拄腿,吃豌豆拄眼,那天还要称体重,则是为拄身,以此祈求身、心、腿等重要部位健康无恙,度过炎夏。妈妈后来还给孙辈做过蛋袋。热乎乎的蛋袋系在小家伙胖嘟嘟的脖子上的时候,妈妈总是笑眯眯的,连声说“好看!好看……”如今,妈妈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但那蛋的温暖一直留存在我的心坎里。

(据《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