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平
目前,我市小麦已进入生育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后期田间管理,确保丰产丰收,是当前抓好小麦生产的中心工作。
防病治虫。小麦白粉病、条锈病、叶枯病每亩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克~100克,或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40克~60克,或志信星25克~32克,加水50公斤喷雾防治,间隔7天~10天再喷药一次。
防治赤霉病每亩用40%多菌灵胶悬剂l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剂75克~100克,分别兑水60公斤喷雾,或加水10公斤~15公斤进行低容量喷雾。如扬花期连续下雨,第一次用药7天后趁下雨间断时再用药1次。
对于没有明显发生病虫害的麦田,也要做好“一喷三防”工作。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0克~100克)+3%啶虫脒乳油(20毫升~30毫升)+磷酸二氢钾100克+尿素(浓度不超过2%),兑水喷雾,可防病治虫防早衰。
清沟排渍。及时清通“四沟”(厢沟、边沟、腰沟、田沟),做到沟沟相通,雨驻田干,排灌通畅,既能排除田间明水,又能渗出耕层多余水,增加土壤透气性,预防久旱后的久雨、大雨、暴雨天气,防止湿害渍害的发生,保持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功能。
预防干旱。如果发生干旱,要及时浇水抗旱。但要讲究科学,方式方法不当还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信阳土质大多黏重,应提倡喷灌,这样效果会更好。没有喷灌条件的,可用水管浇灌,不可大水漫灌。
根外追肥。小麦灌浆期每亩用磷酸二氢钾0.4公斤加尿素1公斤,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预防干热风、青枯,防止早衰,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粒重。
及时收获。豫南小麦成熟时常遇连阴雨天气,要及时抢收,防止穗发芽和“烂场雨”,确保丰产丰收。种植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麦田,要单收单脱,单独晾晒,单运单储,防止混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