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瑶
春日的暖阳下,我带儿子在公园里散步。五岁的他娇嗔地问我:“妈妈,你最爱谁?”我知道他期待着,并自信我会给他满意的答案,我原本可以顺口说出“我最爱你”之类的话来满足他,但是我没有这样敷衍他,而是一本正经地跟他说:“我最爱我妈妈。”儿子满怀期待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嗔怒地说:“那我也不爱你了。”然后自顾自走开了。
孩子毕竟是孩子,没多大一会儿,儿子就又粘了过来。当他再次问我同样的问题时,我依然答道“我最爱我妈妈。”这次,儿子不再恼火地走开,而是接着问我:“那你不爱我吗?”我说:“当然不是,如果说‘最’,那就代表只有一个,所以第一爱我妈妈,第二爱你啊。”儿子挠挠头,有些不解。我认真地对他说:“每个人都最爱他的妈妈,因为妈妈是唯一的,最伟大的,她生育了我们,又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你说我们能不爱自己的妈妈吗?”儿子似乎明白了,他搂着我的脖子满足地说:“妈妈,我最爱的就是你”。
从儿子明白这些简单的道理后,似乎懂事了许多。每次吃东西时,我也总是提醒他先拿给母亲。
母亲不爱喝牛奶,但我认为老年人容易缺钙,每天必需服用牛奶,起初在我的提醒下母亲还捏着鼻子将牛奶一饮而尽,后来每当我把牛奶端到她面前时,母亲就有些烦。于是,我想到了儿子,他是母亲的开心果,只要儿子有求,母亲必应,在我的求助下,儿子很快成了我的同盟。他每天监督母亲喝牛奶,母亲有时想糊弄他,说过一会儿再喝。可儿子却不依不饶地说:“必须现在喝,因为喝牛奶对身体有好处。”后来,母亲慢慢习惯了牛奶的味道。儿子高兴地向我汇报:“姥姥现在不用我提醒,自己都知道喝牛奶了。”
记得一个朋友曾这样解析过她的社会角色:首先,我是我妈的女儿;第二,我是我儿子的妈妈;第三,我是我老公的老婆;第四,我是婆家的媳妇。此话初听起来的确让人有些费解,但仔细想想,的确如此。父母于我们来说就是唯一,当我们年幼时,我们是父母的全部,他们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我们身上;可是当我们成人后,父母却渐渐老去。父母的变老,是一个逐渐的、缓慢的过程,不易察觉。平时一家人的生活重心都在孩子身上,哪会注意到父母容颜的改变?四季轮回中,父母已在大半生的操劳中,变得日渐枯萎。
自从儿子出生后,我们都极尽所能地去爱,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了母亲的衰老。那是两年前的一天,我正在家看书,远远听到熟悉的车铃声,就跑到窗边,我看到母亲在前面用一根自制的红绳拉着儿子的摇摆扭扭车,儿子则双脚盘在车前,舒服地坐在上面享受呢!我忽然发现母亲的腰身已有些佝偻,有些陈旧的灰色衣服在她略显消瘦的身体外晃晃荡荡。遇到上坡时,母亲一边护着儿子以防其摔倒,一边用力拉车,因此每走几步,她都要换换手、捶捶背。
看到这里,我的心被刺痛了。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忽略了对母亲的关心,忍不住冲了下去,对儿子说:“姥姥累了,拉不动了,你自己滑吧!”
从那时起,母亲那倦怠的腰身就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我时常想:父母一天天老去,像西下的残阳,能陪伴我们的时日已进入倒计时;孩子则不同,他是冉冉升起的朝阳,是生命的起点和希望。每每想到人生就像一条不可掉头的单行道,终有一天父母会老去,先我们而去时,就会心生凄凉。
我之所以这样想,也这样向儿子表明母亲在我心中的位置,就是想让他明白:只有你去关爱别人,从身边的亲人爱起,你才能感受到别人对你的爱。如果你当家里的“小皇帝”,终有一天你会被无情的社会打击得遍体鳞伤。爱他,但绝不溺爱他,才是对他最好的爱。
现在,儿子不再追问我爱谁更多一点。儿子和母亲,都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谢谢儿子的加盟,给了母亲最暖心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