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鹏 吴正宇
他们没有太多耀眼的光环,却始终深受学生的爱戴。
他们用一生最美好的时光为山村的孩子们传播希望。
在光山县晏河乡潘畈村教学点,有4位平均年龄57岁的老教师,他们都有相同的经历:从民办教师到正式教师,从青春年少到临近退休,35年以上教龄,始终没有离开过山村,为偏远山村的孩子们默默奉献、任劳任怨。
尹定耀,56岁,教学点的负责人;潘从福,55岁;孔垂富,57岁;赵家文,59岁。
“现在已经很少人愿意留在农村了,如果我们不留下,农村里这些留守的孩子怎么办。”昨日采访时,这4位老师都这样告诉我们。如今的他们积劳成疾,多病缠身,却仍然坚守在教育教学一线。
1978年,21岁的尹定耀就来到潘畈小学当一名普通的民办教师,从此开始了35年的教学生涯。35年来,他见证了学校的繁荣发展,学生送走了一茬又一茬,来这里教书的老师也走了一任又一任,已经记不清到底教过多少学生,看到山村里的孩子们都能够读书上学,他们就感到欣慰。
如今,教学点里还有46名学生,从幼儿园到一、二年级,最小的孩子4岁半,最大的还不到10岁,面对绝大多数是留守的儿童,他们每个人负责一个班,从语文、数学到音乐、绘画再到体育……不仅要教会学生读书写字,还要保障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最远的学生要走4里多山路来上学,他们就轮流接送。
35年,对很多人来说,那就是半个人生,而4位老教师的半个人生,却用来坚守一份一生都不会后悔的事业,每天都是崎岖的山路,每天都要上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等好几门课,30多年的时间里,他们从未间断,从未放弃。微薄的收入、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家庭生活,都没让他们退缩,为山村孩子他们甘守清贫,无怨无悔。
赵家文老师还有一年就退休,他身患高血压、脑中风、颈椎病,仍然担任二年级班主任,带病工作。尹定耀、潘从福、孔垂富、赵家文他们依然住在农村,上有老人,下有孩子,农忙时还要下地干农活,家庭都很困难,但他们从来没有向组织上提出任何要求。
去年,教学点的几间教室漏水,尹定耀找到在新县当老板的亲戚,这位老板为学校捐款2000元,他组织教师和请来的几个工匠一起,把屋面翻捡了一遍,加了防水层,让学生学习环境得到改善。
“把孩子们教好,考个好学校。”这是他们最高兴的事情,也是他们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