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耀兵
2012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3月28日是第二十五届“中国水周”。日前,市水利局局长翁启先就今年纪念“世界水日”、开展“中国水周”宣传有关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问: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什么?
答:联合国确定2012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我国纪念2012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问:宣传主题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答:联合国“水与粮食安全”的宣传主题和我国“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宣传主题,都是在揭示水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内在紧密联系。我国的农业是灌溉农业,粮食生产对农田水利的依存度高,“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的农谚道出了水利对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2011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都明确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只有着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才能提高农业应对不确定性气候、增强防灾抗灾减灾的能力;只有着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才能突破水资源对农业的瓶颈制约、缓解农业用水矛盾,大幅度提高农业灌溉水平,提高灌溉保证率和灌溉用水利用率;只有着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保障。
问:我市水利建设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答:建国以来,信阳先后建成各类水库895座,灌区783处,机电井和提灌站1.52万处,塘堰坝25万处。目前,全市有效灌溉面积已经达到了689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80%。大规模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彻底改变了过去信阳粮食生产“望天收”的局面。近年来,信阳洪涝干旱灾害不断,对全市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威胁。2007年淮河流域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信阳有161.4万亩农田被淹。我市的田间工程发挥了重要的排涝作用,实现除涝面积100万亩,保证了当年全市粮食产量达到109.5亿斤。2011年,我市遭受了1952年以来最严重的旱情,全市各类水利工程累计供水9.3亿立方米,是普通年份灌溉水量的近3倍,保证了当年粮食产量达到115.9亿斤,也创造了信阳有史以来粮食产量的最高记录,实现了全市粮食连续八年增产、连续六年超百亿斤。信阳的粮食总产量占到了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占到了全国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一。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由于水利的保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问:请翁局长概括介绍一下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
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信阳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有三个方面:一是落实好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市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战略部署,抓紧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出台和完善配套落实措施,将政策实化细化到每项落实措施的安排中,尽早让中央的好政策开花结果。二是围绕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生产保障,全力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实施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农田水利规划为重点,加速大型提灌站技术更新改造和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工程建设。三是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为重点,突出抓好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建设,扎实抓好抗旱打井和蓄、灌、排等小型田间水利工程建设,确保粮食稳产、高产。
问:今年我市主要开展哪些水利工作?
答: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2012年的水利工作,对全面完成“十二五”期间水利建设、改革和发展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市水利部门今年要重点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中央、省、市对水利政策的贯彻落实,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台和完善相关配套落实措施。二是抓好防汛抗旱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旱灾损失,为保民生、保农业生产奠定坚实基础。三是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落实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政策为重点,积极争取财政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农田水利建设。四是抓好水利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水利项目投资。重点是编制本辖区的区域防洪规划、农田水利规划、城乡供水规划、水生态保护治理规划、大型水库上游地区的水环境治理保护规划等。五是抓好各类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六是抓好水行政综合执法和管理。重点是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着手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考评体系,启动水资源监控信息平台。七是抓好水库移民和水利普查工作。八是抓好水产业发展。九是抓好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十是抓好水利行业自身建设。
问:新年伊始,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请谈谈你对《意见》的理解。
答:今年1月,国务院以国发[2012]3号文件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到2015年、2020年和2030年水资源管理各阶段的主要目标。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要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用水效率要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要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要提高到0.6以上;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要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要提高到95%以上。《意见》同时明确了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四项制度”的具体管理措施。《意见》是继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之后,国务院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出的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资源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于解决我国复杂的水资源水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问:全市水利部门如何落实国务院《意见》?
答:近期,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将很快出台具体落实《意见》的方案和配套措施。在具体方案和配套措施出台前,我们将按照《意见》要求积极做好各项前期准备,特别是要落实好水资源管理“四项制度”的基础工作。一是做好用水总量控制规划,严格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等制度,强化取水计量设施的安装与监测,加大地下水保护。二是加大用水效率控制,重点强化用水定额管理,开展好用水计划的考核与审批,对超计划用水的,严格执行超计划用水加价收费制度。同时,积极探索农业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的考评体系。三是加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管理。通过加大排查力度,充分掌握情况,完善基础数据。加快编制重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目前,南湾水库水源地安全保障总体规划已经编制完成,正在积极争取上级早日批复实施。四是按照《意见》要求,积极建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的考核制度。
问:全市水利部门今年如何开展水法纪念宣传活动?
答: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水法宣传工作,每年主管农业的副市长都要在“世界水日”当天的《信阳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市水利部门围绕今年的宣传主题,一是制定活动意见印发全市各级水利部门,组织全市集中开展宣传纪念活动。二是由我代表市水利局接受记者专访。三是“世界水日”当天组织驻市水利单位在市区主要街道布设展板、悬挂横幅、设咨询台、散发宣传材料,形成一条街宣传声势,集中进行宣传。同时,邀请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有关领导到现场观摩指导。四是组织全市水利系统干部职工学习陈雷部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署名文章。观看《人·水·法》宣传片。五是借助我市各新闻媒体对水法律法规、“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来历、水与粮食的密切关系及加强水利建设在粮食安全保障中的重要作用等进行集中报道,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水利建设的和谐氛围。同时,各县区水利部门也将按照统一安排,在活动期间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
今年,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宣传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央加大水利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大意义,为保障信阳粮食稳产、高产做出水利部门应有的贡献。